□记者 高亚恒
核心提示
近日,洛阳湖滨食品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仝建军致电本报说,他们公司想订些《洛阳晚报》免费送给有需要的中小学,供学生们在校阅读。
一个企业为何想给学生送报?仝建军与《洛阳晚报》之间又有什么故事?昨日上午,记者采访了这位总经理。
▲▲幼时喜爱读书,然而一书难求;后来开始读报,逐渐成了习惯
“我小时候,课外读物非常匮乏。”今年48岁的仝建军说,他七八岁时已经可以独立看书,因此,他和同学们常常向好友或高年级学生借书看。
当时的情景,仝建军印象非常深刻——谁拿到一本课外书,会非常骄傲,同学们都会排队等着看这本书。为节省时间,甚至会出现好几个同学围坐在一起同看一本书的场面。就算这样,他们能看到的课外书还是少之又少。
幸运的是,仝建军的父亲是一名军人,每次回家都会带回几份《参考消息》。往往是父亲刚踏进门,仝建军就迫不及待地接过他手中的包,拿出《参考消息》仔细翻阅。就这样,仝建军通过报纸上的一则则消息,了解到了国内外重大事件。
“刚开始是因为没书看,只好看报;到了后来,看报则成了一种习惯。”仝建军说,参加工作后,他便用工资订了《洛阳日报》、《洛阳晚报》、《南方周末》等报纸。每次出差时,他也会买一份当地的报纸。
“别小看这一份份报纸,通过它,我能迅速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及发生的新鲜事儿。”仝建军说,平时在家时,无论工作多忙,每天午饭后,他都会抽时间翻阅《洛阳晚报》。闲时就仔细阅读,忙时就快速浏览,每天仅花几十分钟,就能了解最新的国内外大事和洛阳城里的新闻,这样既充实了生活,又开阔了眼界,日积月累,受益匪浅。
▲▲多读多看多想,不与时代脱节;知识活学活用,赢得众人夸赞
仝建军的朋友常说仝建军性格开朗,每次聚会时,他总会带来许多话题。他虽然是一名60后,但与80后、90后交谈时也没有“代沟”。身为一名生意人,仝建军给人最深刻的印象却是“懂得多”、“有文化”、“谈资多”。
几年前发生的一件事,让仝建军更加意识到,报纸不仅是陪伴自己的朋友,还是帮助自己性格养成的老师,更是自己工作中的得力助手。
几年前,仝建军想和一名外地商人合作一个项目。仝建军从未接触过这名商人,但他听说对方对合作对象及合作项目的要求非常严。为谈成这个项目,仝建军前期做了很多准备。
会谈前一天,这名商人来到洛阳,作为“东道主”的仝建军,带他四处游览。因仝建军对洛阳历史及各大景点都非常熟悉,所以他没请导游,而是自己现场解说。他将之前在《洛阳晚报》“经典洛阳”栏目上看的有关洛阳的传说、故事讲给这名商人听。除龙门、关林等名胜古迹,仝建军还带对方到老城的古街小巷感受了一把历史气息……
一天下来,仝建军和这名外地商人成了朋友。晚上吃饭时,这名外地商人连连夸赞仝建军“知识渊博”。随后,两人又在饭桌上谈了许久。就这样,会谈当天,仝建军不仅顺利地拿到了合作协议,更结交了一位生意上的朋友。
▲▲侄女爱读晚报,从中获益不少;他想让更多人,享受这种快乐
“我这次的想法,主要是受我小侄女的影响。”仝建军笑着说,他的小侄女今秋开学时将升入小学六年级,是一名住校生。
侄女今年放暑假时,仝建军发现她每天都会仔细阅读《洛阳晚报》,除了读与洛阳有关的社会新闻,她还会仔细阅读副刊和《教育周刊》。
与侄女聊天时仝建军才知道,受家里人的影响,侄女能够独立阅读之后每天都会翻看《洛阳晚报》。
“怪不得她是家里的‘小能豆’。”仝建军说,他以前总好奇侄女为何比同龄孩子懂得多,现在想来,应与经常读报密不可分。
仝建军说,由于侄女是住校生,最开始,他只想到给侄女所在的班级订一份《洛阳晚报》,一是对侄女坚持读报的表扬和支持,二是方便侄女能读到最“新鲜”的报纸。
但是,想到读报对孩子们产生的影响后,仝建军有了这样一个想法——若能让更多的孩子养成读报习惯多好!于是,仝建军便将自己的想法上报给了公司领导。
大家讨论后,觉得这个想法很不错,就让仝建军给本报打来电话,表示想由公司出资为有需要的中小学校及学生订260份《洛阳晚报》,供师生们在校阅读,并委托《洛阳晚报》编辑部代为收集读者的申请。
想免费申请赠阅的学校或学生,可拨打13937966866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