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教育最能考验县委书记、县长的良心
农村教育资源配置差、教师待遇低、农村孩子上学条件艰苦,这是不容回避的事实。昨日“百姓问政”现场,这个沉重的话题再次被摆在各位教育界人士面前。
市教育局副局长尤永政解释,我国现行的教育体制是“分级管理,财政上分灶吃饭”,即各县教师具体待遇是由所在县的财政情况决定的,这就不可避免地造成了城市和县域间的差距,要彻底改变这种状况,不仅需要市里出台相关政策予以扶持,还需要教育体制上的改革。
杨萍副市长则表示,在现行教育体制下,县级教育经费基本上是由县级财政支撑的,而现在很多县级财政都是“吃饭财政”,有心无力。因此,能不能在财政紧张的情况下保证给教育的支撑,最能考验一个县委书记、县长的良心。她举例说,去年教师节,宜阳县县委书记曾承诺:3年内,要让全县所有学校都实现标准化,像县城一样干净整洁。
主持人问:“你是不是希望所有的县委书记、县长都有类似承诺?”
杨萍副市长毫不犹豫地回答:“当然。”她说,教育关乎每个家庭孩子的前途,关乎我们的未来和明天,在财力允许的情况下,县财政向教育适度倾斜,相信所有人都会表示理解和支持。
73万人参与投票,创“问政”纪录
昨天的“问政”主题是“让教育更公平”,“问政”的参与人数创下新高:洛阳网“洛阳市九个领域48个重点突出问题集中整改网络评价”平台的统计结果显示,截至当天11时,网络上参与投票的人数达738074名,我市几乎每10个人中就有一个,其中对教育问题整改表示满意的有544594人,基本满意的401人,不满意的193079人。
现场90名民评代表中,对教育问题整改表示满意的有41名,基本满意的35名,不满意的14名。
综合计算,“让教育更公平”百姓问政的总满意率为78.08%。
记者注意到,在7期“百姓问政”电视直播节目中,到现场的630名民评代表,没有一个“弃权”的,均态度鲜明。场外群众投票,投“基本满意”的都很少,“基本满意”每次都比“满意”或“不满意”差了一大截,如这次“问政”,投“基本满意”的不到“满意”的1‰、“不满意”的1/480。
一名民评代表表示,满意就是满意,不满意就是不满意。群众和民评代表空前表现出来的“个性”,表明我们的社会进步了,大家的责任意识增强了,开始真正地履行自己的职责。
意犹未尽,教育局长场外“加试”
每期“百姓问政”,时间只有70分钟,加上播放暗访短片、主持人和民评代表提问,其实留给台上“考生”答题的时间并不是很多,以致不少部门负责人走出直播间都有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
市教育局局长侯超英是昨天问政现场最辛苦的人,回答问题最多。现场直播结束后,来不及擦一下被直播间炽热的灯光烤出的汗,他就又被几家媒体围上了,站着进行了一场差不多半个小时的“加试”。
侯超英表示,作为教育的行政主管部门,教育局这些年虽然做了很多工作,但19万张“不满意”票表明,他们的工作和社会、家长、学生的期望相比还有不小差距,教育系统还需要为教育更优质、更公平付出更大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