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C03版:经典洛阳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屈突通:凌烟阁上的“蒋国公”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洛阳商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2012 年 9 月 4 日 星期    【打印】  
屈突通:凌烟阁上的“蒋国公”
□记者 张广英 实习生 王励晴 文/图
屈突通墓
    在距洛阳市区约一个半小时车程的济源城东14公里处,沁河南岸有个屈冢村,相传因唐开国功臣屈突通葬在此处而得名。

    屈突通是鲜卑人,复姓屈突。他原是正直忠勇的隋朝名将,61岁归唐后,协助李渊父子打天下,被授兵部尚书,封“蒋国公”,平定王世充后镇守洛阳。在凌烟阁二十四位功臣中,他排名第十二。因其一生事业多与洛阳有关,墓地又离洛阳不远,故将其放在此系列中。

    正直奉公隋忠臣

    公元557年,屈突通出生于雍州长安(今陕西西安),他的父亲是曾任北周邛州(治所在今四川邛崃)刺史的屈突长卿。由于屈突这个姓不常见,在今天的屈冢村,人们亲切地称屈突通为屈大人,不知道的还以为他姓屈。

    事实上,屈突通是鲜卑人,先世来自沙漠部族库莫奚。“库莫奚”一词是鲜卑语音译,为今天蒙古语沙粒、沙漠的意思。这一部族约从公元4世纪开始出现,公元13世纪后消失。

    屈突通出生于官宦家庭,身上流淌着鲜卑民族的血液。他禀性忠义,好武略,善骑射,曾任隋文帝的亲卫大都督(属御林军高官),深受皇帝信任。

    公元597年三月,屈突通奉命去陇西(今甘肃陇西)巡视皇家牧群。也是他工作太认真了,竟一下子查出两万多匹隐瞒未报的马。隋文帝杨坚一听,这还了得!他立即就要把负责此事的太仆卿慕容悉达和涉案的1500多人全部杀掉。屈突通忙跪地谏道:“人命至重,陛下岂能以马匹之故杀掉千人?臣敢以死请!”杨坚双目圆睁叱责他,屈突通仍不退缩,表示愿以死保千余人命。不久,杨坚醒悟过来,说:“朕之不明,以至于此!”于是免除众人死罪,对屈突通加封官职。

    屈突通为人正直,从不徇私。他的弟弟屈突盖曾任长安令,也以清正严肃而闻名。因此,当时民间有一个顺口溜:“宁食三斗艾,不见屈突盖;宁服三斗葱,不逢屈突通。”这兄弟俩都是好官,可亲和力实在差了点儿。

    隋炀帝杨广即位后,屈突通仍然很受重用。公元613年,杨玄感趁炀帝征高丽时举兵造反,攻打东都洛阳,屈突通平定叛乱有功,被升为左骁骑卫大将军。公元616年,炀帝南下巡幸江都(今江苏扬州),由屈突通率部随代王杨侑(音yòu)镇守长安。当时各地起义不断,隋王朝的统治已名存实亡,太原留守李渊也趁机起兵,进攻长安。

    屈突通已奉杨侑之命进驻河东(今山西永济西),闻此消息,忙命副手尧君素镇守这里,自己率部回救长安,不料在潼关附近与唐军遭遇,双方开战。隋军大将桑显和骁勇善战,唐军支持不住,眼看已露败相,不料一顿饭的工夫,战局却发生了逆转:桑显和看打了半天仗的隋兵又饿又累,就命令炊事兵送饭上阵地,想让兵士补充体力。唐军趁此机会两面夹击,隋兵大败。

    屈突通没有援兵,处境变得十分艰难,有人劝他投降,他哭道:“吾蒙国重恩,历事两主,受人厚禄,安可逃难?有死而已!”那段时间,他常摸着自己的脖子说:“当为国家受一刀!”他甚至萌发了自杀的念头。

    受人敬重唐名将

    李渊攻占长安后,俘了屈突通的家人,让其家童前往潼关招降。屈突通当即杀了家童,命桑显和镇守潼关,自率主力东去,准备到洛阳寻求支援。

    可是,屈突通前脚刚走,桑显和后脚便献潼关降了唐。他和唐将段志玄一起,带着俘获的屈突通之子屈突寿,一起去追击自己的原“上司”。屈突通在稠桑(今灵宝北黄河南岸)被唐军追上,双方结阵对峙。唐军派屈突寿阵前劝降,屈突通骂道:“昔与汝为父子,今与汝为仇雠(音chóu)!”令左右射之。这时候,桑显和喊话了:“京师已陷,你们都是关西人,还能到哪儿去呢?”这话击中了隋兵的痛处:是啊,家都没了,还到哪儿去?大家遂扔掉兵器投降。屈突通见大势已去,下马向扬州方向跪拜泣道:“臣力屈兵败,不负陛下,天地神祇,实所鉴察。”

    这位隋朝忠臣被迫归降,到了长安。李渊非常高兴,直言相见恨晚,屈突通却哭道:“我不能尽人臣之节,力屈而至,为本朝之辱!”李渊敬重他,授以兵部尚书一职,并封为“蒋国公”,让屈突通在秦王李世民身边效力。随后,屈突通被派到河东劝尧君素归降,两人见面,涕泪交流。屈突通惭愧地说:“我力尽后不得已降唐,现在形势如此,你也降了吧!”尧君素坚持以身殉国,屈突通也没办法。

    公元618年五月,李渊在长安称帝,建立唐朝,是为唐高祖。当时天下未定,朝廷忙着镇压割据势力。屈突通先是随李世民攻打薛仁杲(音gǎo),那里珍宝堆积如山,诸将纷纷争抢,唯独屈突通秋毫不犯。李渊闻此,对屈突通十分敬服,说:“公清正奉国,著自终始,名下定不虚也。”随后,屈突通又随李世民征讨刘武周。刘武周战败,其大将尉迟恭(字敬德)归降,李世民非常高兴。

    当时,王世充在洛阳也称了帝,国号郑。这是李渊的心腹大患,他决定发动讨伐王世充的战争。老当益壮的屈突通作为前锋,即将随李世民出战,李渊突然想起,屈突通有两个儿子还在王世充手里呢!他不放心地问:“东征之事,今已相属,其如两子何?”意思是说,打到洛阳去,你那两个儿子怎么办?屈突通道:“您对我恩遇有加,令我粉身难报。两儿若死,自是其命,我绝不会以私害义!”李渊叹息不已。

    平定王世充,是唐王朝初期的一场关键性胜利,屈突通在此战中功居第一。不久,他被拜为陕东大行台右仆射,镇守洛阳,几年后又回朝任工部尚书。

    身事两国名愈彰

    公元626年六月,李世民率屈突通、长孙无忌、尉迟恭、房玄龄等人发动玄武门(长安太极宫北面正门)政变,杀死了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自己被立为皇太子。

    朝廷发生这么大的事,洛阳会不会发生动乱?李世民心里没底儿。他立即派自己最信任的屈突通驰赴洛阳,老人家已经70岁了,可有他在,就什么也不用担心了。

    当年八月初八,李渊退位,次日李世民即皇帝位,就是唐太宗。他大封功臣,赐屈突通食邑六百户,公元627年又改洛州都督,进左光禄大夫。到暮年,屈突通更与洛阳结下了不解之缘。

    可惜,他的时间不多了。公元628年,72岁的屈突通因病去世,李世民痛惜不已,赠尚书右仆射,谥曰忠。屈突通有两个儿子,分别为屈突寿、屈突诠,便由屈突寿袭了爵。后来李世民到洛阳,对屈突通念念不忘,又拜屈突诠为果毅都尉,赐予粮食布帛等,以示抚恤。

    公元643年二月,屈突通去世十几年后,李世民怀念那些追随自己打天下的功臣,便命阎立本将他们的像按照真人大小绘于凌烟阁,由褚遂良题字。这批开国功臣有二十四位,屈突通在其中排名第十二。皇宫内三清殿旁这座本不起眼的小楼从此名扬天下,绘像其上成为无数文臣武将的至高追求。诗人李贺曾在《南园十三首》诗中写道:“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虽有不平之意,也间接证明了凌烟阁在人们心中的分量。

    公元649年,太宗李世民去世,由屈突通与房玄龄配列庙庭;到了公元654年,高宗追授屈突通为司空……这么多的死后荣誉,不免令人奇怪:屈突通本是隋朝忠臣,深得朝廷重用;他不得已而降唐,何以唐朝皇帝也对他如此尊崇?

    这个疑问从古代就有了,新、旧《唐书》也给出了答案,是这么说的——“或问屈突通尽忠于隋而功立于唐,事两国而名愈彰,何也?”答云:“若立纯诚,遇明主,一心可事百君,宁限于两国尔!”

    前段时间,我因事到了济源,得知城东的沁河南岸有屈冢村,相传因屈突通葬在此处而得名,便驱车前去探访。

    那天是周末,我从济源市济水大道向东走了约14公里,看到“桥头”指示牌后左转向北,没多久就到了梨林镇屈冢村。当地村民告诉我,屈冢村下辖屈西村、屈东村等自然村,屈突通的屈冢位于屈西村,乘济源市发往“沙后”方向的11路公交车也可到达。

    在屈西村的一片空地与民房之间,我找到了看上去有些破败的屈冢:封土大部分被挖,只剩一个高约7米、直径约6米的土堆,一侧还有裸露的树根。“这里埋的是‘屈大人’,他可是唐朝的大功臣!”村里人说,这墓冢早被盗过。82岁的田富庆老人告诉我,屈冢曾经很大,“原先占地有5亩,还有好几座庙,现在是越来越小了”。

    看来,人们要想真正认识屈突通,只能到凌烟阁了。

      

≡ 洛阳社区最新图片 ≡

≡ 洛阳社区热帖 ≡

≡ 房产家居 ≡

≡ 汽车时代 ≡

≡ 河洛文苑 ≡

≡ 馋猫大本营 ≡

≡ 聚焦河洛 ≡

≡ 亲子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