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 《北京日报》
5日,北京师范大学首次披露由其承担的航天员情绪实验部分结果。该项目负责人、北师大脑与认知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罗跃嘉透露,神九升空时,曾经有过一次“飞天”经历的指令长景海鹏情绪最为稳定,而女航天员刘洋的心跳波动最明显。
科研人员“解读”相关数据
这项名为“面向长期空间飞行的航天员作业能力变化规律及机制研究”的973计划项目实验,随着神九的升空而备受关注。北师大专门开发了软件随神九一同“飞天”。该软件每天数次记录航天员的脑电波变化。目前,科研人员正在对数据进行“解读”。此外,航天员脉搏、呼吸、尿样、唾液等数据和舱内影像资料也一并被纳入研究。
“神九发射前,景海鹏的心跳最稳定,一直保持在每分钟50次左右,只有发射升空的一瞬间略有升高。”罗跃嘉说,心跳速度与情绪变化联系密切,从心跳指标来看,有过一次“飞天”经历的景海鹏情绪最稳定。而航天员的呼吸变化规律与心跳基本相同。
神九在轨运行时,航天员刘洋身上连着各种仪器进行体育锻炼的画面引起了不少人的兴趣。研究人员表示,根据目前“解读”的数据来看,航天员在进行体育锻炼时,心绪较为平静、放松。刘洋在空中打太极拳时,情绪很稳定。
五项实验“测”航天员心理
罗跃嘉说,航天员进入空间站工作后,长期处于失重状态,且活动空间小、周期长,会产生一系列生理和心理变化,“除了生命安全、身体健康,还要保证航天员能够在空间站正常地工作,充分了解他们在太空长期在轨时的认知功能及其改变就很重要”。
据介绍,航天员情绪实验主要有五项内容,包括情绪测量、空间知觉、注意力、记忆力、决策能力。通过这五项实验,就可考察航天员的心理情况和情绪变化对执行长期航天任务的影响等。
情绪监测并不深奥,很多都是航天员自己完成的,例如每天填写的焦虑自评答卷等都是情绪监测的一部分。此外,科研人员还设计了很多航天员在不经意间就能参与的实验项目。“我们观测航天员作记录时的反应时间,就可以考察他的记忆变化。”罗跃嘉说,这项实验是在航天员不知情、没有刻意准备的情况下进行的,对他们执行任务毫无影响。
此类实验属全球首次
罗跃嘉告诉记者,对于承担重要任务的航天员来说,情绪波动可能造成重大操作失误和损失,他希望通过研究摸清航天员在整个航天过程中的心理和情绪变化,找到避免航天员情绪波动的方法。据介绍,通过脑电波监测航天员基本认知功能和情绪变化特征的实验,在世界范围内尚属首次。
罗跃嘉表示,尽管这些实验项目从科学角度来说并不十分严谨,样本数量也较少,但太空实验机会难得,且航天员都训练有素,实验数据的可靠性有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