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把手教儿子画画。 |
| 上完课回家已经很晚了。 |
| 徐延茹的笔记很详细。 |
| 小亚军的画已有模有样。 |
| 小亚军坐在过道里画画。 |
|
□见习记者 陈晓佳/文 记者 赵朝军/图
近日,脑瘫患儿孙亚军绘就了一幅工笔牡丹画。看着儿子有模有样的画作,徐延茹开心地笑了,这可是她花了3年,辛辛苦苦学、手把手教的成果。
今年46岁的徐延茹可不是啥绘画高手,3年前她还是个对绘画一无所知的农村妇女。为了帮儿子圆绘画梦,她是被逼无奈才开始学画画的。
十几年前,徐延茹和丈夫从汝州来到洛阳打工,现租住在西工区金谷园村的一间民房里。她16岁的儿子孙亚军是一名脑瘫患儿。说起儿子,徐延茹的眼里满是怜爱,她告诉我们,腿脚不方便的小亚军很少出门,她和丈夫白天出去干活,小亚军要么一个人孤零零地呆在屋里,要么趴在围墙上,出神地望着街上来来往往的行人。
3年前的一天,她带儿子去王城公园玩,当时有人在花丛中画牡丹,儿子就站在一边痴痴地看。回家后儿子告诉她,他也想学画画,用笔画出漂亮的牡丹。
可儿子腿脚不方便,送他去学画画难度太大。思前想后,徐延茹决定先自己学,然后再教儿子。
从此,她白天打工,晚上去一个好心的老师家里学画画。
可学画画对她来说谈何容易。啥是工笔画?啥是写意画?大大小小的画笔是干啥用的?她对此一无所知。于是,她从头学起,将老师所教的内容认真地记在本子上,回家再教给儿子。
叶子的画法、浅色花的染法……每一次,徐延茹都认真听、仔细记,因为她知道,她承载着儿子的梦想。
邻居们经常看到这样的场景:破旧狭窄的过道里,徐延茹手把手地教儿子画牡丹。“花青色要染三遍,然后以洋红二次分染……”一笔笔一画画,徐延茹教得很耐心。
当小亚军用有些笨拙的手画出一朵牡丹时,徐延茹的眼睛湿润了……
3年了,从开始的一无所知,到现在能准确判断各个画种,能画出各色牡丹,其中的苦和累只有她自己知道。
付出就有回报。在今年5月洛阳市青少年文化艺术节上,孙亚军所画的牡丹画荣获国画类少年组二等奖。领奖时,徐延茹特意给小亚军穿了一身新衣裳。那天,孩子脸上的笑容让徐延茹觉得,她付出得再多也是值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