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天过去了,因一部严重侮辱伊斯兰教先知的美国影片引发的抗议浪潮仍在持续,波及全球20多个国家,连英、德驻苏丹使馆也蒙受池鱼之灾。
为什么反美的卡扎菲死了,在去年把美国人奉为座上宾的利比亚反对派大本营班加西反而出现杀害美国大使这般暴戾的反美行径?为什么在美国默许甚至帮助民众推翻亲美当权者的埃及,美国大使馆仍连日遭受示威和骚乱的冲击?为什么中东民众的反美情绪始终犹如干柴,一遇烈火就熊熊燃烧?
美国大选前
遭遇的严重外交危机
令人格外关注的是,就在“9·11”事件11周年纪念日这一夜,美国在利比亚和埃及经历了一场噩梦:在班加西,美国领事馆被攻占5小时,33年来首位在任大使因火箭弹袭击死亡。在开罗,美国大使馆遭数千人冲击,一些示威者翻墙而入,从旗杆顶扯下星条旗,撕毁和焚烧。
这是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大选关键时刻遭遇的一场严重的外交危机。美国对其驻外使领馆的安保一向不敢掉以轻心,不料竟在“9·11”这个特殊的日子,显现出如此狼狈脆弱的一面。连日来,在美国政府的要求下,突尼斯、也门和埃及等国加派了政府军来保护美国外交官的安全。在利比亚,美国紧急派出海军陆战队、军舰和无人机保护外交设施。在西亚北非发生动荡前,这一切是难以想象的。
一方面,美国自身的“威力”在衰弱,另一方面,美国对中东长期积聚的反美情绪继续表现出傲慢的疏忽。肇祸影片去年即在美杀青,今年7月被剪辑和上载到互联网,事发前在网上流传了两个月。这段时间美国反恐部门在做什么?因焚烧《古兰经》而“闻名”的美国牧师琼斯曾深度参与此片的制作,假如美国反恐部门稍有警觉,就能及时阻止影片上载,至少可以避免美国中东外交这场灾祸以这一理由发生。
中东的走向
不以美国意志为转移
这场抗议浪潮表明,不论中东是反美还是亲美政权发生更迭,也不论在动荡过程中美国有什么样的言论秀和行动秀,中东反美主义依然根深蒂固,未如美国所愿得到化解。究其原因,就是美国的中东政策存在严重的偏向性,长期忽视阿拉伯民众在中东和平进程中的合法权益和正当诉求。
西亚北非这场大变革是从内部自下而上地发生的,美国在变革中不是主导力量,在变革后同样也无力成为主导当事国家和地区政治方向的力量。不仅如此,强行动用武力从外部助推政权更迭,推广西方的民主模式,只能使中东地区从动荡到稳定的路更加曲折漫长。此次反美浪潮以利比亚最暴力、最血腥,原因便在于此。
透视一年多来中东的政局变化,有一点可以肯定,中东的走向不会以美国的意志和愿望为转移。如果美国在中东政策上不及早进行深刻反思,不切实采取措施修复与阿拉伯世界的关系,那么反美浪潮必将长期存在,美国外交也将一再陷入尴尬、困顿和危机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