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C03版:经典洛阳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1932年,国民政府迁都洛阳(上)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洛阳商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2012 年 9 月 18 日 星期    【打印】  
1932年,国民政府迁都洛阳(上)
□记者 孙钦良
    迁都历来是大事,但是,1932年,南京国民政府曾迁都洛阳,正史对此很少提及,以致民间知道这件事的人不多。

    那么,这次迁都的原因及过程如何?在洛阳10个月,他们又做了什么?现在,让我们揭开那段历史的神秘面纱。

    1 情势所迫,仓皇迁都

    事情发生在20世纪30年代,中华民族正值多事之秋。

    1931年9月18日,日军突袭沈阳,发动了蓄谋已久的侵华战争,东北很快沦陷。接着,南方发生特大洪水,十几个省严重受灾。内忧外患,使国民政府焦头烂额。

    1932年1月28日,日本海军陆战队又对海上门户——上海发起进攻,驻防沪杭的十九路军奋起反击,沪淞抗战爆发。

    可是,双方军事力量实在悬殊:日军有军舰30艘、飞机40多架、装甲车几十辆及陆战队员6000人,驻防沪杭的却只有蒋光鼐、蔡廷锴的十九路军和国民革命军第八十七师、八十八师,前方很快告急。当天,日军又集结数艘军舰,逼近南京下关江面,直接威胁南京国民政府。

    第二次“下野”的蒋介石坐不住了,他第二次匆匆“复出”,并于当天晚上组织召开国民党临时中央会议,对南京政府进行改组。此次改组的结果,是由汪精卫取代孙科担任行政院院长职务,尚未复职的蒋介石成为刚恢复的军事委员会常委。“蒋主军,汪主政”的意向,此前就已达成。

    那么,面对来势汹汹的日军,改组后的政府有啥高招呢?

    其实没啥高招,只能避开日军锋芒。慌了手脚的蒋介石、汪精卫一致认为,三十六计,走为上——迁都!

    在蒋介石看来,日军此次进攻上海,目标不外乎“占领南京,控制长江流域”,因此国民政府要作好长期作战的准备。事实上,蒋介石对形势的判断并不准确。原来,日本悍然侵略中国东北后,引起了世界尤其是英、美等国的关注。日本这时正在东北成立所谓的“满洲国”,筹建活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为了防止计划暴露,同时将英、美等国的注意力从东北吸引过来,日军遂于1932年年初在上海不断挑起事端,以便“明修栈道,暗度陈仓”。这时日本还未作好全面战争的准备,只是进攻上海,并不想扩大战场。

    蒋介石却认为这是全面战争的开始,决定马上迁都。可是,天下之大,迁往哪里呢?蒋介石又犯了难。他反复比较了武汉、重庆、西安、洛阳这几个城市后得出结论:武汉的形势比南京好不到哪里,不能去;西安还不错,但交通不便,被排除;重庆军阀混战,社会动荡……看来,只有洛阳比较理想。

    洛阳有古都的历史文化底蕴,且地处中原腹地,东南有嵩山屏障,北临黄河天险,东有虎牢关,西有函谷关,易守难攻,加上便利的交通条件,回旋余地较大。党国要员们听了这番分析,多数都点了头,认为迁都洛阳是上上之选,不用犹豫了。

    最后,蒋介石请国民政府主席林森“定夺”。林森因“年高德劭”,身居高位,却生性淡泊,为人低调,常被视作有职无权的“甩手掌柜”。在迁都这件大事上,他也不准备干涉蒋介石的决定,因此爽快地表示:完全同意。

    2 党国要员,火速搬迁

    1月29日,国民政府宣布了迁都洛阳的决定。

    这个消息如一枚重磅炸弹,炸得群情激奋。人们又惊又疑,纷纷议论:兵临城下,国难当头,政府难道要当逃兵?蒋介石一下子被推到了风口浪尖,不得不站出来解释。当天,他通电全国将士,发表了慷慨激昂的演讲,称“中正与诸将士久共患难,今日身虽在野,犹愿与诸将士誓同生死……与暴日相周旋”。

    行政院院长汪精卫、副院长兼财政部部长宋子文、军政部部长何应钦等人也出面力挺蒋介石,称日军已危及南京,迁都绝非逃跑,而是为了长期抗战,希望人们理解。

    怀着复杂的心情,蒋介石在日记中写道:“余决心迁移政府,与日本人长期作战,将来结果不良,必怪罪于余一人,然而两害相权,当取其轻,政府倘不迁移,随时受威胁,将来必作城下之盟。”

    既然迁都势在必行,事不宜迟,当天,铁道部就增发了多列由南京开往洛阳的快车,党国要员们遂收拾行装,火速搬迁。在国民政府主席林森的带领下,1000多人由南京下关上船,之后乘火车赶赴洛阳。他们前脚刚上岸,日本的军舰后脚就赶到了,炮弹在江面上炸起几丈高的水花,好在有惊无险。次日,一行人平安抵达洛阳。

    30日,国民政府在《中央日报》上发表了《国民政府移驻洛阳办公宣言》。这是一份迁都洛阳的宣言,由林森与国民政府行政、立法、司法、监察、考试五大院院长联合签署。宣言讲述了“一·二八”淞沪战争的起因与经过,呼吁国际列强干预日军的侵略行动,强调因上海战事威胁首都南京安全,才不得已“出此下策”。宣言最后声明:政府为完全自由行使职权、不受暴力胁迫起见,已决定移驻洛阳办公。

    当然,南京国民政府这么匆忙地迁都洛阳,只是日军炮火威胁下的无奈之举,属权宜之计。尽管这样,那些能搬来的部门还是搬来了,只有军政部部长何应钦、外交部部长罗文干、实业部部长陈公博和京沪卫戍司令陈铭枢等留在南京善后。

    另外,因国民政府的财政与税收来源多在东南尤其是上海,行政院副院长兼财政部部长宋子文及孔祥熙、孙科也常驻上海。汪精卫也乘火车经开封到洛阳,只是北上的时间稍晚一些。31日晚7点,他到达当时的河南省省会开封,受到了省主席刘峙的热情接待。两人寒暄时,汪精卫表示,南京形势危急,迁都情非得已,打扰贵府了。刘峙则对他表示了热烈欢迎,称“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自己愿全力支持中央政府。

    2月1日,国民政府将所有印信和卷宗也送到了洛阳,党国要员们可以正式办公了。

    3 古都洛阳,负起重任

    “国民政府为了安全迁都洛阳,其实,当时洛阳并不具备当首都的条件。”洛阳文史学者董高生说,城郭小、人口少,是当时洛阳的最大特点,“当时的洛阳叫洛阳县,城区就是老城这一块儿,面积四五平方公里,人口只有8万,没有汽车,也没有大酒店。他们不知道条件有多艰苦,才会选择来这儿”。

    确实,那些党国要员们以前并未到过洛阳。一路北上时,在疾驰的列车上,他们尽管心中忐忑,还是把这个闻名遐迩的古都想象得很美好:有游不尽的名胜古迹,有吃不完的黄河鲤鱼,当然,更重要的是,远离了日军炮火的威胁,可以过一段安稳的日子。

    这些美好的愿望,在他们下火车后就破灭了。这么多党国要员涌入只有8万人的洛阳县城,别说办公了,连住的地方都成问题!好在经过此前袁世凯、吴佩孚、冯玉祥的经营,洛阳还留下一个西工兵营,现在派上了大用场。

    当下,这些要员们虽叫苦不迭,也只好因陋就简,将各机构分驻在老城及西工各处:国民政府驻洛阳老城府衙门(今老城青年宫一带),国民政府主席林森驻西工公馆街原吴佩孚“天”字一号院(今市政府家属院内),中央党部驻吴佩孚西工兵营司令部旧址(原橡胶厂家属院东北),蒋介石及中央军事委员会驻省立第四师范(今洛阳一中院内),汪精卫和行政院驻河洛图书馆(在东北隅老北营旧址)和洛阳农校(今农校街小学),考试院驻周公庙,监察院驻南关贴廓巷庄家大院,司法院驻地方法院(今老城和平巷)……此外,还有教育部、外交部、航空署、军政部、交通部、国民政府主任处以及军医司驻省立第八中学(当时在西大街)和府城隍庙,司法、铁道、内政等部驻西工兵营。

    不管怎么说,这么多机构和人员,总算在洛阳城里落了脚。可是,事情远远没有结束。“来了这么多人,衣食住行哪一样不得扰民?当时电灯倒是有了,可没有汽车,洛阳县县长只好用黄包车伺候中央大员,很多人上下班都得步行。”董高生先生说。这样的办公和生活条件,令在南京享受惯了的党国要员们苦不堪言。

    不过,当时的洛阳县虽小,但也有自身的优势。如袁世凯在洛阳屯兵练兵,1914年起大规模修建西工兵营;吴佩孚进驻洛阳后,除继续扩建西工兵营外,又修建了飞机场,并从法国购进4架飞机,成为洛阳最早的飞机;1927年,冯玉祥将西工兵营改名为新柳营,又在兵营建立航空学校,培养飞行员。在洛阳东边的巩县,还有生产军械的兵工厂……

    尽管这样,除了国民政府主席林森,很多党国要员还是在这里住得并不安心。

      

≡ 洛阳社区最新图片 ≡

≡ 洛阳社区热帖 ≡

≡ 房产家居 ≡

≡ 汽车时代 ≡

≡ 河洛文苑 ≡

≡ 馋猫大本营 ≡

≡ 聚焦河洛 ≡

≡ 亲子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