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政府的党国要员们在行都洛阳办公,总觉得有诸多不便,因此,时局稍为好转,各机构就陆续迁回了南京。国民政府在洛阳前后共10个月,其间召开了两次重要会议,也为洛阳建设带来不少好处。
1 党国要员 分头办公
南京国民政府迁都洛阳之初,就发电报勉励全国将士“以大无畏之精神,作长期之奋斗,以黜暴力而伸张正义,保国家之人格,为民族争生存”。事实上,蒋介石和汪精卫很怕战事升级,想让战争早日结束。
由于财政吃紧,2月3日,国民政府主席林森又通电全国:“自即日起,所有在国府各机关服务人员,一律停止薪俸,每月仅酌发生活费若干,以维持个人生活。”政府头痛,洛阳更头痛。这么多人突然到来,使狭小的县城拥挤不堪,物资匮乏又导致物价飞涨,人心不安。于是,国民党元老张继提议,不如以洛阳为行都,将政治、经济中心集中在陇海线上。所谓行都,就是在首都之外另设的一个都城,以备必要时政府暂驻。
这个提议正中党国要员们的下怀:与设施落后的洛阳县城相比,专列上的设施更完备、更舒适,行动也更自由。于是,那段时间人们很少能见到蒋介石、汪精卫、宋子文等人,他们分别住在一节节火车上,在陇海线上来来去去,今天洛阳,明天郑州,后天可能到了开封、徐州,或者突然又到上海、南京……谁也不知道他们在忙什么,有人干脆称之为“火车上的国民政府”。65岁的国民政府主席林森,则安心地呆在洛阳。
林森生活简朴、为人低调,是国民政府的“平民元首”,十分受人敬重。他奉行“三不”原则:不争权揽利、不作威作福、不结党营私,只做自己该做的事。比如,2月7日,陈继承受到重用,被任命为洛阳卫戍司令。得到这个职务后,他忙去向林森谢恩,林森却避而不见,只让秘书传出话来:“武官直接去见蒋介石,文官直接去见汪精卫,别到我这里来。”对这位喜欢“无为而治”的国民政府主席,蒋介石也很有好感。
不过,这位平和淡泊的老人也有较真的时候。刚迁都洛阳时,身在南京的汪精卫有事向他报告,就命行政院秘书长褚民谊拟发电报。褚民谊不学无术,直接在电文开头称“子超兄”(林森字子超),末尾也不具汪精卫的官名,只署“弟精卫叩”。林森看了不悦,见到汪精卫后,严肃地说:“吾侪若论同志,本可兄弟相称,但行之公牍,则于国家体制未合,以后宜加注意。”汪精卫看了电文,才知道是怎么回事儿,回去一脚把褚民谊踢倒在地,厉声道:“我为汝脸丢尽矣!”从此,他再不敢让褚替自己写东西。
林森喜欢古玩,那时候在洛阳街头的古玩摊上,人们常看到这位身穿黑布长袍、胸前长髯飘拂的长者。有时,他也会与商贩聊天,询问民生疾苦。
2月中旬,蒋介石与夫人宋美龄一起到孟津视察黄河防务,还参观了龙马负图寺和刘秀坟。
2 两次会议 影响深远
在洛期间,国民党当局召开了两次重要会议:一是国民党四届二中全会,一是“国难会议”。当时洛阳县没有会议室,开会地点就在西工兵营中央礼堂。
3月1日至6日,国民党四届二中全会召开。前3天由于来的人太少,只好开预备会议,然后才开了第一次正式会议:先是全场起立,为抗日殉国的将士及人民默哀3分钟,后由汪精卫、何应钦分别作政治、军事报告。大会否认了东北伪政权,并通过了《现役军人不得兼任政务长官之规定》。地方军阀们一听,纷纷请辞所兼的省主席职务。对他们来说,枪杆子才是最重要的,虚头衔算个啥!3月5日,大会又通过了《颁布大赦案》、《在洛阳召开国难会议案》等,并定洛阳为战时首都——行都,以西安为陪都。国民党当局准备退守西北,以其作为长期抵抗的根据地,当然,这些后来并没有实现。
在汪精卫提议下,大会还推举蒋介石为军事委员会委员长,阎锡山、冯玉祥、李宗仁、张学良、陈铭枢、李烈钧、陈济棠为委员,将军权完全交给蒋介石,其权力之大、职位之高,自不必说。不过,蒋介石因忙于军务,未能参加此次会议。直到3月18日,全身戎装的他才在洛阳西工就任中央军事委员会委员长兼总参谋长,“汪主政、蒋主军”的格局就此形成,“蒋委员长”这一称谓也由此叫开。
3月6日大会闭幕,国民党中央委员、候补委员及各省政要等600多人参加了闭幕式。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会议闭幕才3天,伪满洲国就在长春宣布建立,一切听命于日本,宣布与中华民国脱离关系,东北彻底沦陷。
再说4月7日至12日召开的国难会议。自1927年4月18日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以来,这是第一次由中央政府出面召集各民主党派、各地区、各行业人士共商国是,颇有几分“政治协商”的意味。不过,520名会员中,实到只有140余人,其中鱼龙混杂,既有吴佩孚、孙传芳等北伐对象,也有陈寅恪、马寅初等学问大家,当然还有王晓籁、黄金荣等财团大佬。
林森、蒋介石、胡适等国民党党员像以往开大会一样,先向孙中山遗像及国民党党旗三鞠躬,请人恭读《总理遗训》,然后才开始讨论“御侮、救灾、绥靖各事宜”。4月8日晚,汪精卫在宴请会员时发表演说,声称“用西北作最后的长期的抵抗根据地,打破自建立民国以来最危急的当前的国难”,颇为慷慨激昂。4月12日,国难会议召开最后一次会议,发表宣言历数日本侵略东北与上海的罪行,表示“非集中全国财力共作长期抗战无以图存”……
总体来说,这次国难会议确立了“一·二八”事变后的一些治国方略,提出向东北、西北移民巩固国防,对制定长期抗战政策及抗日救亡运动的发展等产生了深远影响。
3 返都之后 建设洛阳
然而,国难会议之后仅仅一个月,5月5日,中日双方就在上海签订了《淞沪停战协定》。
对中国来说,这是一个充满屈辱的协定。它规定自当日起,双方停止在上海的敌对行为,中国军队只能留在苏州、昆山一带,不能进驻上海,由英、美、法、意等国参与接管有关事务。除正式协定外,还有三项要求:中国取消抗日、十九路军换防、中国不得在浦东及苏州河南岸驻军。十九路军用鲜血与生命换来的抗战成果,就这样被出卖了。
日军暂时解除了对南京的威胁,身在洛阳的党国要员们归心似箭,纷纷提议返都。5月底,国民党中央在洛阳召开会议,通过了中央还都南京之后繁荣行都计划,对洛阳的未来作了如下安排:第一,筹建洛阳电厂;第二,设立中央军校洛阳分校;第三,设立中原社会教育馆;第四,修建洛河、伊河大桥,分别取名林森桥、中正桥。行都建设委员会在洛阳东车站建了电报电话局,两年后还扩建了西工飞机场,中央军校洛阳分校也出了不少军事人才。当然,这都是后话。
6月以后,南京局势渐稳,行政院便在南京办公,只是牌子仍挂在洛阳。凡政府签署的文件,都还要到洛阳转一圈,盖印章。后来,林森去了庐山养病,群龙无首,一些机构便也趁机回到南京办公。
11月17日,留在洛阳的党国要员们终于等来了“12月1日迁回南京”的通知,个个喜不自胜。11月29日,国民政府发布了《自洛阳还都南京令》。12月1日,中央党部、国民政府及各院部正式迁回南京,洛阳结束了为期10个月的行都使命。
南京国民政府迁都洛阳的时间,满打满算就是10个月。也有一种说法认为,行政院等6月就迁回南京了,真正在洛阳办公的时间只有4个月。对此,洛阳文史学者董高生先生解释:“有些部门先迁走,有些部门迁得晚,前后应该还是10个月。当时也有歌词说‘民国行都200天’,指的是大概时间。”
“国民政府返都后,出资在洛阳搞了‘四项工程’:在西工兵营设立中央军校洛阳分校,在玻璃厂一带扩建西工飞机场,在西小屯建了洛阳电厂,1936年还在洛河和伊河上分别建了钢筋混凝土大桥,就是林森桥和中正桥。”董先生说,中央军校实际上就是黄埔军校,建都南京后,不能再叫“黄埔”,才改为中央军校。林森桥在今天洛阳桥东不远处,抗战时期为阻日军进城将其炸毁,只剩一段残桥;中正桥在伊河龙门段,具体位置已不太好找。
“这次迁都显示了国民政府的抗战决心,也给洛阳带来了好处。”董先生总结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