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绘图
吴芳 | |
核心提示
近日,教育部发出各级学校监管令,针对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特别强调不得对学生实行有偿补课,坚决纠正和整治个别学校教师课上故意少讲,课下有偿补课的恶劣做法。在此之前,各地也纷纷出台了相关防治措施。然而,记者调查发现,道道禁令之下,有偿补课的现象在不少地方依然普遍存在。
1 有偿补课是众“师”皆知的秘密?
近年来,几乎所有的省区市都在治理有偿补课。仅2012年上半年,陕西、山东、浙江、贵州等地就相继出台了处罚禁令。上海更是明确提出,学校或教师凡是组织或参与有偿补课的,一律取消当年评优、评奖、晋升、评职称等资格,并追究纪律责任。
这些措施能杜绝有偿补课吗?上海市某实验性示范性中学教师王山(化名)向“新华视点”记者坦言,有偿补课是众“师”皆知的秘密,主课老师大都做过,真要追究责任,估计学校里就没几个老师了。
家长们会相互打听补课门路,老师们也会互相介绍补课资源,形成了一条利益链。“学生想、家长想、老师想,怎么禁啊?”王山说,“目前升学率仍是学校的命脉。如果你是市重点学校的老师,那区里的普通中学生源不断,有时还要托人才能去名气大的老师那儿补课。”
王山也坦言,自己并没听说学校有老师因为有偿补课而被查。“处理一个好老师,学校也会‘手软’。”王山说,有一次,自己被一名副课老师举报,但最后校领导将有偿补课定义为“影响正常教学秩序的收费补课”,并未严惩。
各地禁令表述各不相同,似乎都为有偿补课留了“小口子”。上海某区实验性示范性中学教师李静(化名)说,只要求老师不能在课堂上“留一手”,但是否“留一手”如何界定?谁来界定?
2 补课赚“外快” “有偿”取证难?
上海一位老师向记者透露,有偿补课往往会按学生数量分类。如果一堂课十来个学生,每次两个课时(一个半小时),收费在100元左右。如果“一对一”辅导,一次收费达500元甚至更高。这一报价与记者从家长那里了解来的行情基本吻合。
家住上海市徐汇区的学生家长毛先生说,任课老师的补课收费信息往往通过家长之间交流获得。也有补课老师不收钱,但会以其他名义或者在其他场合下收礼或收卡。初三、高三补课“生意”最为红火。
李静说,学校里有老师介绍本班学生去不同年级、相同备课组的老师那里补课,事后五五分成,“有老师一个寒假或暑假就有4万元到6万元的补课收入”。
这种赚外快的方式,似乎已经成为教师职业中的潜规则。“淡定”的背后是有偿补课存在取证难度,取证不具可操作性。毛先生说,老师补课收钱、收礼的都有,但多数家长心甘情愿,不会去举报。
“有些名师开班,不熟悉的孩子送都送不进去。有些老师补课还有提高成绩的承诺。只要孩子有进步,我们家长花钱没关系,而且不管怎么样,总比外面的培训班可靠。”上海市宝山区一高二学生家长姜女士说。
3 如何将有偿补课赶出“灰色地带”?
不可否认,各方禁令有其积极意义,也有很多教师坚持原则,对“有偿补课”嗤之以鼻。不过,专家认为,要真正解决问题,必须明确有偿补课的法律界线,并适当提高教师待遇。
上海市静安区教育学会会长徐承博说,对于有偿补课,要么坚决取缔;要么规定,只要不违反《义务教育法》和《教师法》,就可以进行。但必须对违规界线、追究制度等进一步明确,不能模棱两可,且要严格落实。“一旦发现教师违规,应立即将其从正规学校开除,可以让其到补习学校去任教”。
上海市光明中学校长杨翎说,适当增加教师收入与建立严格的教师评价制度是相辅相成的。“学校管理的是教师在学校上课的状态和结果,只要教师上课不认真、不投入,对学生不平等,不管课外有没有进行有偿补课,都要追究问责”。
从长期看,仍要坚持考试、升学制度改革,完善教育资源的合理布局。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科技研究院院长丁钢说,目前,多地教育部门频出“减负”规定,但是,升学主要还是依靠考试分数。“就好比总的压力不变,校内的减轻了,校外的(有偿补课、各类与升学挂钩的补习班)压力自然就重了”。
记者了解到,本学期开始,上海市第八中学“男生班”正式开学,全班学生都是通过“自主招生”升学的。校长卢起升说,高中可根据特色尝试自主招生,中考不再是进高中的独木桥,文化课成绩不再是家长唯一看重的,有偿补课也会逐渐失去生存市场。
延伸阅读
各地物价部门将严查学校收取赞助费等违规行为
□新华社记者 江国成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日宣布,将在全国开展为期约3个月的教育收费专项检查,严肃查处强制或变相强制学生购买教辅材料,以捐资助学、赞助费、建校费、教育成本补偿费等名义收取与入学入园挂钩的费用以及违反自愿和非营利原则进行服务性收费等违规收费行为。
据发展改革委介绍,专项检查从9月25日开始,至12月31日结束。各地还将重点对列入各省评议公告的教辅材料政府指导价政策执行情况,幼儿园相关收费政策、高中“三限”政策以及服务性收费和代收费政策落实等情况进行检查。
发展改革委要求各级价格主管部门充分发挥“12358”价格举报电话作用,畅通群众投诉渠道,认真处理群众举报案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