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关公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双双申报世界遗产活动已经启动,相关的课题调研也已经展开。在昨日举行的海峡两岸(洛阳)关公文化论坛上,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关公文化专业委员会主任胡小伟向记者透露了这一消息。胡小伟表示,洛阳作为关羽首葬地,应抓住这一机遇,脱颖而出,成为关公文化旅游的“龙头老大”。
▲▲ 关公文化“双申遗”时机已成熟
今年67岁的胡小伟致力于关公文化研究已30余年。他认为,三国历史人物关羽的形象以及其所代表的“忠义仁勇智信”价值体系,已成为中华道德形象的重要符号,在全球华人乃至东亚地区具有极大的影响力和号召力,在海峡两岸华人中具有极大的文化认同感。而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关公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已经涵盖到了多个方面。
胡小伟说,从目前看来,美术雕塑、戏曲曲艺、官方及民间祭俗(音乐舞蹈)、民间传说、手工艺品等中都有大量与关公文化有关的东西,因此关公文化捆绑申请世界文化遗产很有必要。在胡小伟看来,这两种文化遗产申报成功后,还可逐渐延伸到海外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关庙建筑及非物质文化领域,形成全球性保护网络,持续广泛发挥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影响。
“现在,湖北、山东、河南等多个和关公有关的地方,都在大力挖掘这一文化符号背后的价值,一些地方更是斥巨资打造关公文化园区等文化产业项目,这些都对关公文化‘双申遗’起到了很好的铺垫作用。”胡小伟说。
▲▲ “关公足迹天下行”行至洛阳
作为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关公文化专业委员会的主任,本月初,胡小伟率领的“关公足迹天下行”调研组从河北涿州桃园三结义处出发,沿着公关的足迹进行寻访,以此来做好申遗前的资料收集工作。
19日,在关林国际朝圣大典开幕前一天,调研组一行赶到了洛阳。胡小伟介绍说,在十几天的寻访活动中,他们途经山东平原县,凭吊关公首功任职处;之后赴江苏邳州,重访土屯约三事处;接着西进河南许昌,重温关羽秉烛达旦、挂印封金辞曹旧处;而后又转赴湖北襄阳、樊城,寻访北伐荆襄、水淹七军遗址;再后来南下湖南益阳,考据关云长单刀赴会之地。
“关林是关羽首葬之地,也是我们此次探访的重要一站。”胡小伟说,结束洛阳之行后,他们最后回到山西运城解州拜访关羽魂归故里之处。“通过对遗迹的考查调研,彻底摸清路径及状况,为‘双申遗’准备坚实的基础。”胡小伟说。
“调研还只是整个申遗工作的第一步。”胡小伟介绍,由于关公文化在中国遗存丰富,因此在申遗工作上,他们计划参照“大运河”、“丝绸之路”及“蜀道”等项目,采取捆绑申报的模式,然后严格按照相关程序,充分准备,分步实施。
▲▲ 关公文化申遗,期待洛阳有大作为
“在关羽的一生中,洛阳占据重要的地位,我们希望在关公文化申遗过程中,洛阳能发挥应有的作用。”胡小伟建议,一是在洛阳的城市规划中,能按照世界文化遗产的级别,为关公文化申遗做好土地预留工作;二是在弘扬关公文化中,要注意突出道德、文化的内涵,而不是简单建一座普通的产业园或供人玩耍的游乐园等。
据胡小伟介绍,在调研组寻访过程中,许多民间人士都表达了对关公文化申遗的极大热情,一些地方的前期资料准备工作都已经完成。“希望洛阳能抓住机会,脱颖而出,成为关公文化旅游的‘龙头老大’,这将极大地推动洛阳的文化产业发展。”胡小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