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秋高气爽,本是收获的季节。然而,今年的秋季,股市分外萧瑟,季末接连两日大涨也没能改变大势。基金同样表现不佳,银行理财产品方面变化较大较快,让投资者难以及时把握。唯有黄金表现可圈可点。在三季度结束之时,我们作此回顾,回望来路以明前途。
股市——秋之萧瑟
秋意浓
萧瑟A股“熊”冠全球
□记者 宋锋辉
进入三季度,秋意渐浓,草木渐枯。股市也如入秋的草木,越来越没有生机,沪指从7月初的2200多点,到9月26日最低时竟跌破了2000点。国内经济形势不好,许多人都猜到了股市表现会不好,只是没有想到会如此萧瑟。
股指随经济增速一起下滑
三季度股市为何会如此疲弱?是什么因素导致了股市走弱?
截至9月26日,前三季度,全球主要股指均有不错的表现,如法国CAC40指数累计涨了近10%,德国DAX指数累计大涨超24%,美股道指累计涨超10%,纳斯达克指数累计涨了近20%,标普500累计涨超14%。
然而,截至9月26日,中国A股前三季度跌幅接近9%,三季度跌幅接近10%,再次“熊”霸全球。
欧洲深陷债务危机,美国经济复苏前景不明,他们的股市却节节走高。中国相对平稳,股市为何越来越弱?
中原证券投资顾问霍欣涛认为,市场走弱原因最根本的是经济增速下滑超预期,市场对经济企稳时点推后达成共识,由此导致股市不断下挫。三季度的资金面紧张则是市场下跌的直接诱因。
齐鲁证券投资顾问何琼歌表示,三季报预增公司比例仅为一半左右,同比利润增速从中报的0.5%降低至负9%左右,创8年来新低。9月汇丰PMI(采购经理指数)为47.8,虽略有回升,但仍处在荣枯线之下,三季度经济见底预期再次成为泡影。
国泰君安证券投资顾问柳刚说,经济增长率呈现继续下行态势,同时,由于美日等国持续推出货币宽松政策,使央行实施货币政策的空间受到压缩,降低了A股投资者的预期。钓鱼岛主权归属问题加剧,使投资者对后期的经济增长前景难以进行准确判断,出局避险情绪浓厚。创业板解禁潮来临,新股IPO暂停两个月后重启。这些进一步加剧了市场矛盾。
四季度趋势性反转概率小
何琼歌说,三季度国内经济继续下行已成事实,四季度可能略有回升,因为反映实体经济供求的大宗商品价格出现显著下跌。
从估值来看,A股估值水平在缓慢下移,和国际主要成熟市场相比较,A股市场中蓝筹股的估值水平目前处于较低水平,部分行业的估值水平已经具备比较优势。从技术上来看,短期有望迎来技术反弹。
不过,何琼歌同时指出,若经济面不能得到良好改善及没有政策组合拳的出台,股指想大幅上攻的可能性较小。因此在操作上,激进投资者可选择基本面发生重大改变、业绩大幅提升及政策持续利好的个股小仓位参与,稳健的投资可待市场企稳后依照“右”则交易来择机介入,保守投资者以观望为主。
柳刚表示,美联储推出宽松货币政策,投资者对未来全球流动性的预期进一步发生改变,对经济转型期的中国经济是一个比较大的考验,压力进一步增强。从国内经济短期难以见底、内生性增长动力尚显不足的角度看,A股出现趋势性反转的概率较小。
同时,由于创业板解禁高峰的到来,相关小市值品种可能继续走弱,投资者应考虑短期规避创业板和绩差股。从中长期角度来看,还是应继续重点关注业绩较为明确的成长型品种,以及受益于相关行业扶持政策的如消费服务、节能环保、医疗等相关品种,尤其是大消费以及医药类抗经济周期品种。
“君子谋定而后动。”霍欣涛说,在经济增速下滑仍未见底以及管理层对GDP下滑容忍度放宽的预期下,A股市场的中期底部正在夯实,随着刺激政策的不断推出,市场的结构性行情或将出现。作为稳健投资者,发掘三季报利润稳定且快速成长的公司将带来不错的投资机会。
基金——秋之寒意
涨跌均要看别人脸色
□记者 宋锋辉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股市的萧瑟也给基金市场带来阵阵寒意,尤其是涉股的一些基金。统计数据显示,股票型基金、债券型基金、配置型基金等多种类型的基金在三季度表现都不尽如人意。理财师认为,偏股型基金四季度或许会出现一些机会。
跌多涨少几成基金普遍现象
由于股市走势不好,三季度基金表现同样不好。据统计,截至9月27日,三季度股票型基金取得正收益的只有三只,分别是泰达宏利成长(3.27%)、上投摩根新兴动力(2.51%)、瑞福优先(0.48%)。而跌幅在10%以上的有58只,其中跌幅最大的是中欧中小盘,跌幅为14.82%。
通过数据统计还可以发现,其他类型的基金表现也不尽如人意,如债券型基金。
建设银行洛阳私人银行国际金融理财师张丛芬说,债券型基金并不是近期出现下跌的,而是在8月末9月初就已经出现了。
9月上旬公布的8月经济数据表明,CPI有所回升。通货膨胀预期再度升温,从而使得货币宽松的预期降低。CPI回升挤压了利率下调的空间,从而对债券市场形成利空。因此,不建议投资者持有更多的债券型基金。
偏股型基金存在机会
四季度哪种类型的基金值得关注呢?偏股型基金四季度或许存在一些机会。张丛芬说,四季度国内经济增速存在触底的可能性,如果经济增速触底,那么作为经济“晴雨表”的股市将表现出来。
从国外方面来看,美国经济在QE3推出后是否能够好转,这在四季度也会有所表现。如果美国经济好转,美国股市将随之走好,从而会对国内股市形成利好。
但是,张丛芬也指出,从目前情况来看,市场还没有悲观到底,或许还差最后一跌。从盘面来看,市场仍处于下降通道,加上进出口数据和国内其他经济指标不是很好,对股市来说仍是利空。
结合好坏两方面综合分析,张丛芬建议,偏股型基金配置上要根据家庭资产状况选择,如果股票型基金占家庭资产比例较大,则要采取谨慎的策略。
黄金——秋之果实
秋色愈深,金价愈高
□记者 蒋颖颖
十一黄金周刚过,回顾三季度的黄金走势,季初国际黄金价格一改之前的弱势,出现了节节攀升的局面。展望四季度,我们对黄金有什么期待呢?黄金的牛市局面是否在四季度得以延续?近日,记者采访了国际金融理财师、建行洛阳分行私人银行专家团队成员张丛芬。
三季度节节攀升
步入三季度后,金价一改之前的弱势而节节攀升,特别是8月中旬后出现凌厉涨势。
6月底纽约商品交易所黄金的最低价为每盎司不到1550美元,到9月21日,最高涨至每盎司1785.30美元。9月下旬出现高位震荡回调。
9月27日,黄金价格跌破了高位整理区间,最低曾触及20日均线。有人士称这可能意味着金价短期回调的开始。
9月份,继欧洲、美国相继发动“OMT(直接货币交易计划)”和“QE3(第三次量化宽松)”之后,日本央行宣布采取进一步宽松措施。
在全球三大央行竞相印钞的情况下,黄金、白银、大宗商品等价格应该随之上涨,但是结果恰好相反。这是为什么呢?
其中一个主要的原因是利好兑现。张丛芬表示,今年上半年QE3一直在左右着黄金市场,投资者普遍预期美联储将继续维持超宽松的货币政策,进入三季度后这种预期更加强烈。受此影响,黄金价格逐步走高。当9月份美联储推出QE3后,利好兑现,支持黄金继续上涨的动力逐渐消失。
四季度震荡是主旋律
张丛芬说,从以往黄金走势来看,金价多次接近每盎司1790美元后开始下降,该位置阻力明显。四季度金价要想突破该阻力位继续走高,面临着四大障碍。
首先是QE3已经推出。正所谓利好出尽便是利空,今后若没有其他利好预期,美国货币宽松支持金价继续走高的因素渐小。
其次是美元指数可能反弹。美元指数从最高时的84跌至80以下,从近期走势来看,存在反弹的可能性。黄金是以美元标价的商品,如果美元走强,金价自然将降低。
再次是原油价格大跌。国际原油价格自9月14日涨至99美元后,接连大跌。黄金和原油价格有较强的正相关关系,原油价格下跌也可能带动黄金价格下滑。
最后是全球经济不景气。欧债危机拖累欧洲,美国经济前景不明,全球经济不景气使得需求下降,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下跌,也会对黄金价格形成不利影响。
尽管阻力不小,但是对金价走势也不能悲观。张丛芬说,目前国际大环境未变,9月份以来全球三大央行接连实施宽松货币政策,资金流动性泛滥也将推动黄金价格上行。
另外,国际政治局势也是影响黄金价格走势的重要因素。局部存在的不稳定因素,以及欧债危机可能引发的问题,都可能推动黄金价格上行。毕竟黄金的避险属性很强。
综合来看,张丛芬认为,四季度黄金难以大起大落,小区间震荡或许成为主旋律。作为家庭资产配置的一部分,她建议投资者可以择机适量购买。
银行理财产品——秋之变化
投资策略变了又变
□记者 宋锋辉
秋季是一个多变的季节,天气变凉,树叶变黄。银行理财产品在三季度也是变化多多,产品期限、预期年化收益率等,都随着货币政策、经济形势和预期而变化,投资策略也不得随之变化。
预期年化收益率下滑明显
上半年,央行两次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6月和7月,相隔不足1个月中,央行又两次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
几次调整加上宏观经济下行,让市场预期货币政策将继续放宽。受此影响,银行理财产品的预期年化收益率出现下滑。
记者统计发现,截至9月27日,三季度银行理财产品预期年化收益率以3%到5%(含)为主,占比为79.97%,5%到8%(含)占比仅为7.49%。二季度时,这两个档次的预期年化收益率占比分别是63.78%和22.58%,上半年的这两个档次的预期年化收益率占比分别是53.32%和33.57%。
由此看出,预期年化收益率高的银行理财产品在三季度大幅减少,预期年化收益率下滑明显。
长期品种供给少需求多
在货币宽松预期和预期年化收益率下滑双重影响下,人们对银行理财产品的投资策略也趋向长期投资。国家金融理财师、建行洛阳分行私人银行专家张丛芬说,投资者更倾向于投资长期品种以锁定收益。
但是对于资金使用方来说,如果未来利率下调,他们的成本将降低,因此银行理财产品发行方不愿意发售长期品种。
从数据上来看,三季度委托期限在1个月~3个月银行理财产品数量占比为61.22%,3个月~6个月的占21.4%,6个月~12个月的占9.69%。二季度这三个委托期限占比分别为60.39%、19.88%和10.19%,上半年的三个委托期限占比分别为59.59%、20.58%和10.22%。由此可见三季度银行发行的短期理财产品数量在增多,长期理财产品数量在减少。
由于投资者想购买长期银行理财产品,而发行者不愿发行这类产品,这就造成了银行理财产品长期品种供不应求的局面。
季末出现多、短、高
然而,计划赶不上变化。在7月份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降到2%以下后,9月初公布的数据显示,8月份CPI重回2%以上。
随着国际油价持续走高,全球经济不景气引发各国加大货币供应、国际大宗商品涨价,这些因素引发了通货膨胀再度抬头的担忧。由于CPI重回升势以及预期的加强,挤压了货币放宽的空间。
张丛芬说,货币宽松预期减弱,加上季末资金紧张,为吸引客户资金,三季度末出现了银行理财产品发行数量多、委托期限短、预期年化收益率高的特点。
对于四季度银行理财产品可能出现的变化,张丛芬表示,这要看CPI未来的走势、资金宽松程度和国家经济政策如何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