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A14版:洛阳·关注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薄薄借粮证 浓浓鱼水情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洛阳商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2012 年 10 月 8 日 星期    【打印】  
1948年洛阳解放前夕,伊川县一个普通农户将当时家里几乎所有的存粮,都给了前来借粮的解放军战士。解放军为其郑重开具的借粮证,被这家祖孙三代珍藏至今——
薄薄借粮证 浓浓鱼水情
□见习记者 牛鹏远 记者 邓超 通讯员 赵怡 文/图
这张借粮证虽略显残破,但承载的浓浓鱼水情却是时间无法抹去的。
    1948年3月末的一天,伊川县白沙镇程子沟村村民程光礼家来了几名解放军战士。听说战士们是来筹措粮秣为解放洛阳作准备的,程光礼一家不顾20多口人都等着吃饭的现实,当即决定将家里不多的粮食全部借给部队……

    如此感人的一幕能从尘封的历史中走出,要“归功”于近日被“发现”的一张写于64年前的临时借粮证。

    发现:三代人把借粮证藏了64年

    这张记载上述历史的临时借粮证,目前保存在程光礼的孙子程相霞手中。

    程相霞常年在外务工,与工友们闲聊时,曾骄傲地讲起爷爷程光礼与这张借粮证的旧事。近日,根据他的工友的爆料,记者在伊川县城一处工地上找到了程相霞。

    得知记者的来意后,程相霞从上衣口袋里掏出一个信封,小心翼翼地从里面抽出一张颜色泛黄、薄如蝉翼、散发着历史气息的纸片。

    记者看到,这张纸片长约17厘米,宽约8厘米,最上面用油墨印着“临时借粮证”5个字,其下印有一段竖排文字:“为了消灭卖国贼蒋介石独裁统治,解放全中国人民,我军进入新解放区作战,粮食一时接济不上,不得不向当地富户借用一部(分)以支持爱国自卫战争……”最下方还有一行小字“此联交被借粮户”。落款为1948年3月27日。

    由于年代久远,这张借粮证保存得并不完好,一些部分还出现了缺损,但纸片上“今借到河南省伊川县成(程)子沟村程光礼名下谷子”的字迹仍清晰可辨。

    “1977年爷爷在去世前把它交给了我父亲,2011年父亲又在去世前传给了我。”程相霞自豪地说,“爷爷过去曾不止一次嘱咐过我们这些后辈,一定要把它当传家宝保存好,除非万不得已,否则千万不要拿出来给政府添麻烦。”

    记忆:“宁愿自己饿肚子,也不能让战士没粮吃”

    根据《伊川县志》等相关史料记载,1948年3月,解放军第一次攻克洛阳后,国民党派援兵向洛阳逼近,企图反扑。鉴于已达到歼灭敌人有生力量的目的,同时为了摆脱敌军的合围,我军部队主动有秩序地撤离了洛阳城。转移到伊川、新安等地后,陈谢兵团曾在当地筹措粮秣和军需物资,以待机反攻。

    解放军来到程光礼家借粮的事,就发生在这一时期。

    程相霞回忆说,他从小就听爷爷反复说起过这段历史:1948年3月27日,陈(赓)谢(富治)兵团某部第七支队的战士来到程家,诚恳而详细地向程光礼和程家其他成员介绍了当时豫西地区的战争情势和部队面临的缺粮困难,希望程家可以将自家的存粮拿出一部分借给解放军。

    程光礼一家共有29口人,和当时的大多数底层人家一样,面临着巨大的生存压力。平常一家人省吃俭用,攒下的粮食也刚刚能解决温饱问题。但程光礼和家人商量后很快决定,将家里本就不多的粮食全部借给部队。

    “我爷爷说,宁愿自己饿肚子,也不能让战士没粮吃。当时群众都知道,解放军为了老百姓拼死奋战,把群众当亲人,我们帮他们是应该的!”程相霞回忆说。

    程家的举动让战士们感动不已,战士们表示不能将粮食全部借走,执意要给这个大义家庭留下一部分。再三推辞下,程光礼还是将家里能够找到的粮食几乎全给了解放军,仅留下少许口粮。

    临走时,部队的负责同志开具了一张临时借粮证,并嘱咐他一定要保管好,以作为革命胜利后还粮的凭证。

    意义:是重要的史料,也是革命年代军民一家亲的最好见证

    “别小看了这张借粮证,它可是一份珍贵的革命史料,研究价值很大。”市民俗博物馆馆长、文史专家王支援表示,解放战争时期的借粮证在我市并不多见,这不仅是人民解放军攻克洛阳时留下的重要史料,也是当时人民军队和老百姓军民一家亲的最好见证。

    王支援说,从这张借粮证的制式来看,它并不是临时用毛笔书写的,而是木板刻印。从木板刻印可以大量复制的特点判定,在当时异常艰苦的战争条件下,解放军向农民借粮是一种常规、普遍的现象。

    此外,这张借粮证应该为一式两联平面印制,分借粮人和被借粮人两联,一枚长方形骑缝章盖在两联交界处,能起到防伪的作用。除了骑缝章,借粮证的左下角还有借粮人、被借粮人和经手人的签名及印章。“整张借粮证的制式极为正式和考究,从侧面反映出我党军队严明的军纪和正派的作风。”王支援说。

    “它有力地证明了我党的人民解放军和当时的国民党军队有着本质不同。”王支援说,在国民政府专制统治下,国民党以征收各类苛捐杂税的方式为军队征集军粮,导致民不聊生。而人民解放军在如此艰苦的条件下,不仅军纪严明,还始终将群众当做亲人。

    “当时,很多老百姓冒着生命危险,偷偷地借粮给解放军。也正因为有了广大群众做后盾,解放军才能取得解放战争的全面胜利。” 王支援说。

    回应:民政部门拟依据有关政策给予补偿

    据伊川县民政局优抚股相关负责人介绍,1957年国家曾下发文件,对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人民政府和人民军队向群众筹借、筹募的款项如何归还等事项作出规定。要解决这个问题,目前他们还得参照这个规定。

    该负责人同时表示,由于程家三代人接力保存的这张借粮证有部分损坏,导致借粮的具体数目难以辨认,而且那个年代借的粮食价值现在该如何换算,也需要寻找一个科学的标准,他们目前正在积极与当地财政部门协商,争取早日拿出补偿方案。

    相关链接

    栾川曾发现解放军借粮证

    1987年,在栾川县三川镇抱犊寨附近,村民李建基在拆掉自家旧屋时,在墙缝里发现了一张珍贵的解放军借粮证。这张借粮证写于1947年,当时李建基将家中的1000斤玉米,慷慨借给了正在抱犊寨围攻土匪的陈谢兵团西进支队第七十七旅。

    这张借粮证被发现后,栾川县民政局曾先后两次偿还补贴李建基家680元。作为重要的革命史料,这张借粮证先被栾川县档案馆保管,后被收藏于河北省西柏坡纪念馆。

      

≡ 洛阳社区最新图片 ≡

≡ 洛阳社区热帖 ≡

≡ 房产家居 ≡

≡ 汽车时代 ≡

≡ 河洛文苑 ≡

≡ 馋猫大本营 ≡

≡ 聚焦河洛 ≡

≡ 亲子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