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C03版:经典洛阳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石守信:宁毁英名图自保(下)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洛阳商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2012 年 10 月 11 日 星期    【打印】  
石守信:宁毁英名图自保(下)
□记者 张广英 文/图
石保吉神道碑
石保兴神道碑
    为消除皇帝对自己的猜忌,石守信彻底“堕落”了:他一门心思敛财,人品也变得极差,镇守西京洛阳时建崇德寺,竟不给民夫发工钱。堂堂开国元勋,如此自毁英名,真让人不知该笑还是该叹。

    公元984年,57岁的石守信去世,给儿孙留下了万贯家产。其子石保兴、石保吉也以战功分别被封为开国公,至今还有两通高大的石碑立在孟津县常袋镇石碑凹村的圹(音kuàng)原上。

    敛财自保

    宋太祖赵匡胤一招“杯酒释兵权”,让石守信胆战心惊。他知道,虽然自己对义兄仍然忠心耿耿,可两人称兄道弟、肝胆相照的日子,怕是再也不会有了!既然这样,不如乖乖地听话,不闻政事,远离朝堂,说不定还能继续过安稳日子。

    于是,这位开国功臣很快办好了辞职手续,离开京城,到郓(音yùn)州(今山东东平)专职当天平军节度使去了。石守信才34岁,正年富力强,退隐江湖实在是不得已。但他觉得,只要不插手朝政,皇帝就不会找自己的事儿。

    可是,接下来发生的一件事,让石守信吓出了一身冷汗。他终于明白,功高震主的猜忌没那么容易消除,是自己太天真了!

    这事因才子梁周翰而起。梁周翰是石守信老友梁彦温的儿子,喜欢引经据典抨击时弊,不是很招人待见。但因其文采极佳,他数次进谏之后,终于受到宋太祖重视,宋太祖想让他到自己身边当高级秘书。

    本来这是一件好事,但三个人都太沉不住气:赵匡胤在一次酒宴中,对石守信讲了自己想任梁周翰当秘书的想法;石守信挺高兴,回家后就悄悄地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梁周翰;梁周翰一听,极为亢奋,当即修书一封,上呈皇帝表示感谢。

    这下赵匡胤恼了:好啊!我们在酒桌上的闲聊,你竟然私自传出去了,你们走得可真近啊!毕竟是义兄弟,他不好对石守信发作,就把火发到了梁周翰身上:你想给我当秘书?对不起,赶出京城,外放效力去吧!

    要说这事儿不大,本来石守信也是好心,可没想到会是这样一个结果,他一下子蒙了。怎么办?回去老实待着,啥也别掺和了!他说到做到,从此在天平军节度使的任上连续17年没有离岗。不离岗又不能做事,怎么办?认真领会皇帝意图,踏踏实实敛财吧。

    宋史记载,石守信“累任节度使,专事聚敛,积财巨万”。对这样的贪财之人,大家是鄙视的,他的半世英名终于毁了。不过,赵匡胤喜欢这样的结果,君臣间没了猜忌,倒也彼此省心。

    两人相安无事地过了十几年。公元976年十月,50岁的宋太祖在一个雪夜不明不白地死去,留下了“烛影斧声”的千古谜案。据说,当夜赵光义留宿宫中,兄弟俩还一起饮了酒。那么,赵匡胤究竟是病死的,还是被谋杀的?身在郓州的石守信也不得而知。反正第二天宋太宗就登基了,石守信想知道这位新皇帝对自己的态度,以确定下一步是该为国效力还是继续混日子,这对他至关重要。

    逆来顺受

    宋太宗赵光义即位后,第二年就下令各州直属中央,使节度使成了一种虚衔。石守信想在郓州混日子是不行了,宋太宗赠给他一个中书令的“荣誉称号”,让他到洛阳担任西京留守。

    石守信已到知天命之年,长期的空虚消磨着他的意志,这位曾杀人不眨眼的名将竟喜欢上了佛教。到洛阳之后,他利用职务之便大建崇德寺,却对民夫“驱迫甚急,而佣直不给,人多苦之”。这是建寺院啊,你又不缺钱,怎能逼着众人干活还不给工钱?大家纷纷抱怨石守信心太黑。消息传到京城,宋太宗不怒反笑:这位开国元勋果然钻到了钱眼儿里,除了敛财还崇佛,人品差得不像话,不用担心会有人追随他造反了!石守信也由此明白:皇帝虽然换了,自己的处境却没有变,那就继续“自毁”吧!

    再说宋太宗赵光义,内部局势稳定后,他就与哥哥赵匡胤一样,将主要精力放在了消灭割据势力上。公元979年,他亲自北征,灭了北汉,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紧接着,他又挥师攻辽,欲一鼓作气收回燕云十六州。燕云十六州是中原与北方游牧民族之间的一道防线,位于今北京、天津及山西、河北北部,公元938年被后晋石敬瑭献给契丹后,就成了中原王朝的一个心病。

    此时,为了能打胜仗,赵光义顾不得许多了。他在攻打幽州(今北京)的战役中起用石守信为前军都督,并亲自督战。可惜,两人的配合不够默契,或者说,比当年石守信与赵匡胤的配合差多了。宋军在高梁河(今北京城西北)惨败,赵光义也受了伤,并一度与大军失散,十分狼狈。

    大败而归后,石守信的境遇可想而知。宋太宗心情郁闷,又不能惩罚自己指挥失当,就把“督前军失律”的罪名安在石守信身上,将他贬了职。石守信明知这是拿自己当替罪羊,却无从辩解,只能保持沉默。好在不久,皇帝气就消了,又封石守信为卫国公以表示安抚。在这个过程中,贬也罢,褒也罢,石守信统统“笑纳”。他以一种逆来顺受的姿态,对皇帝保持了绝对的服从,从而也保住了自己的荣华富贵。

    公元984年六月,57岁的石守信走完了自己的一生,朝廷追封他为威武郡王,谥号武烈。这个结局算是很圆满了,更何况,他还留下了万贯家产和两个同样能干的儿子,足以光耀门庭。

    两子成名

    石守信死后,被葬于“河南洛阳县平乐乡宣武村”。相传宣武村原是唐代武则天的花园,因石守信葬在这里,其子孙卒后也都归葬“宣武村梓泽源之先茔”,这里便逐渐形成了规模庞大、碑碣林立的家族墓地,该村也因此更名为石碑凹村。现在,这里还保留着两通高大的石碑,不过不是石守信的,而分属于其长子石保兴、次子石保吉。一代名将石守信的墓,现在已无地面遗存。

    石守信共有三个儿子,除幼子石保从早死外,石保兴、石保吉都是北宋名将,像他们的父亲一样能征善战,屡立奇功。

    史载石保兴自幼聪明,见识出众,14岁就开始入朝为官,后被封为西平郡开国公;石保吉更是“姿貌环硕,颇有武干”,他娶了宋太祖的次女延庆公主,是不折不扣的皇亲,后在澶渊之盟中立过大功,也被封为西平郡开国公。石家父子在当时的显赫地位,由此可见一斑。

    有人说,石守信父子三人的人生有许多共同之处:他们都能力出众,身居高位,且对北宋王朝忠心耿耿。最奇的是,他们都在享尽荣华富贵之后,于57岁寿终。现在想来,石守信以自毁英名的方式,换来了家族的繁荣,也算值得了。

    前段时间,一个天气晴好的上午,我辗转来到孟津县常袋镇石碑凹村,向人打听石守信家族墓地的位置。73岁的村民李雪琴(音)热心地说:“就在村子西北边,那儿还有两通石碑,我带你去!”

    从村西往北边一拐,就是成片的农田。我们沿田间道路走了几百米,老人有点走不动了,说:“我在这儿等你吧。往北再走不远,路边有块石碑,都断成几截了,你去看看,回来咱们再去看另一块碑。”

    根据她的指点,我很快就找到了那通“断碑”,也就是石守信次子石保吉墓的神道碑。由于碑身已断为四截,拼起来后,只能背靠土墙而立,上面的字迹已很难辨认。石保兴墓神道碑在西边不远处的农田中,连碑带座高达5米多,上面的雕刻十分精美。

    “这个墓园大着呢!西边、北边这一带都是,门在哪儿都找不到。原来地下还挖出过石人、石羊,现在都没了。”李雪琴老人惋惜地说。

    石守信墓寻古小贴士

    自驾车、骑自行车线路:从市区沿王城大道北上,到机场路后左拐,向西走约6公里到小浪底专用线右拐,再向北走约3公里,跨过连霍高速的桥后继续北行近1公里,右拐向东经过一个水库坝顶,就到了石碑凹村。村西一条土路,往北上坡走出不远,就能看到石守信两个儿子墓碑的标志牌。

      

≡ 洛阳社区最新图片 ≡

≡ 洛阳社区热帖 ≡

≡ 房产家居 ≡

≡ 汽车时代 ≡

≡ 河洛文苑 ≡

≡ 馋猫大本营 ≡

≡ 聚焦河洛 ≡

≡ 亲子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