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A19版:洛阳·聚焦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洛阳曾出土的三方对弈古象棋盘
或改写中国象棋史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洛阳商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2012 年 10 月 18 日 星期    【打印】  
洛阳曾出土的三方对弈古象棋盘
或改写中国象棋史
棋盘原物现存何处无考;尚存汉魏、南宋“年龄”之争;有市民建议,复原棋盘,打造特色旅游纪念品
朱南铣先生摹画的古象棋盘示意图。
《国立北平图书馆馆刊》封面。
    □记者 程奇 文/图

    核心提示

    中国象棋,大家屡见不鲜。可您见过三方对弈的古象棋吗?

    这个古象棋盘,来头可不小:1932年出版的《国立北平图书馆馆刊》的首页插图,即是这个特殊的棋盘;中华书局出版的《中国象棋史丛考》,特地选了该棋盘作为封面主打图片。

    鲜为人知的是:这个古象棋盘,是在咱洛阳出土的。近日,记者在一次采访中,偶然发现这个特殊古象棋盘的照片印图。

    1 一册旧刊,揭开一段中国象棋“秘史”

    7日上午,记者在洛阳金石文字博物馆内翻阅该馆收藏的一册《国立北平图书馆馆刊》时,突然有了新奇的发现。

    该册第一页的插图是一张名为“洛阳新出土古象棋盘图”的照片印图,插图背页附录简短的“编者识”:“洛阳新出土砖制古象棋棋盘一具,成六角形,分为三方。每方具将一,仕象马车旂(音qí,笔者注)炮火各二,卒三,共十八子。”

    仔细观察,“编者识”并不准确。三方棋子微有不同,下侧一方棋子有“将”、“象”,左上一方棋子为“将”、“相”,右上一方棋子为“帅”、“相”。

    这个古象棋盘,和常见的象棋盘不同之处,主要有二:其一,这个棋盘为三方对弈,现行二人对弈棋盘中间有“楚河汉界”字样,这个古象棋盘,对峙三方之间三角形区域的三个角,都有“城”、“山”字样及简图,中间的小三角地带,则是一个“博”字;其二,古象棋盘上,多出“旂”、“火”。 “旂”字,《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释义:“古代一种旗子。”至于“旂”、“火”如何使用,今人已很难查证。

    这册《国立北平图书馆馆刊》,是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三、四月出版的双月刊物,编号为“第六卷,第二号”,保存较完整,但已纸张泛黄,纸质发脆。

    这册《国立北平图书馆馆刊》的收藏人、洛阳金石文字博物馆馆长朱晓杰先生称,这册馆刊是2002年在上海市黄浦区一个古籍书店购买的,可以肯定是真品。

    据了解,国立北平图书馆是北洋政府时期的国家图书馆。1913年2月,北洋政府的教育部派社会教育司司长夏曾佑负责管理该馆,实际由周树人(大文豪鲁迅先生的原名)负责管理。1928年5月,南京国民党政府大学院改京师图书馆为国立北平图书馆。《国立北平图书馆馆刊》专业期刊,创刊于1928年5月,初名为《北京图书馆月刊》,两次易名,终定名《国立北平图书馆馆刊》。

    2 古象棋盘存汉魏、南宋“年龄”之争

    这个古象棋盘,究竟是哪个朝代的呢?

    这个古象棋盘照片印图附录的“编者识”记载,它最初被认为“汉魏间物”,也就是东汉和三国期间的文物。但“编者识”一文提出不同意见:“案(同‘按’,意为考察、核对)吾国象棋,在隋唐以前,其式与今行者殊科(殊科,意为不同),孟心史先生以为与今日欧洲通行之象棋相近,大致可信也。现行象棋之逐渐形成为三十二子、二人对弈,其时间最早不能出北宋,至南渡初(指宋高宗的南渡,意为南宋初年),乃有文献可征(征,意为验证、证实)。此局三人对弈,盖仿温公(温公,指《资治通鉴》作者司马光)七国象棋格局为之,易七国为三国。观于炮字从火不从石,疑出于南宋以后,或亦受有当时平话方面说三国影像亦未可知。谓为汉魏间物,似过早也。”

    孟心史(1868年~1938年),中国近代清史学科的奠基人。心史先生壮年正处在清末西学东渐、维新变法时期,他东走扶桑,攻读政法,求为中国谋富国强兵之道,后潜心致力于学术。他晚年掌北京大学史学讲席,孜孜不倦朝夕攻研明清史,尤其在清前史的研究工作中创获极多。

    著名红学家、目录学家朱南铣先生(1916年~1970年),在其专著《中国象棋史丛考》中,也认同孟心史先生的观点,将洛阳出土的这个古象棋盘的年代,确定为南宋。朱南铣先生根据《国立北平图书馆馆刊》的图片,把这个古象棋盘重新摹画出来,作为《中国象棋史丛考》的封面主打图片。

    对于孟心史、朱南铣两位先生的“南宋说”,洛阳金石文字博物馆馆长朱晓杰先生则有不同看法,仍坚持这个古象棋盘是东汉到三国时期的文物。朱晓杰的理由有三:其一,由于都没有见到实物,就这个古象棋盘图片的纹饰来看,绕棋盘一圈的跑兽纹,在汉代的画像砖上频繁出现,显然不是南宋的风格;其二,棋盘周边的锯齿纹,在汉代铜镜中也是常见的,也可认定是汉魏风格;其三,考察洛阳的历史,没有“南宋”这一段,中国南方经历南宋时,洛阳正处在金朝。

    如果洛阳出土古象棋盘系汉魏文物,将彻底推翻唐代之前,象棋只有“将、车、马、卒”四个兵种(据《中国象棋史》)的传统历史。因为这个棋盘上,不仅现在象棋的兵种应有尽有,而且还多出“旂”、“火”两个兵种。

    3 古象棋盘今何在?烟波浩渺难寻觅

    市民或许更关心:这个古象棋盘现在何处?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立北平图书馆于1950年3月6日,更名为国立北京图书馆。1951年,更名为北京图书馆。1998年12月12日,北京图书馆更名为中国国家图书馆。

    曾在《国立北平图书馆馆刊》亮相的洛阳古象棋盘的原始文物,是否收藏于中国国家图书馆?

    10日,记者与中国国家图书馆的社科咨询组取得联系。社科咨询祖的唐晶女士随后进行了查询,并于11日给本报记者回复,该馆并未收藏该棋盘。

    1927年7月,在冯玉祥极力主张下,河南博物馆(河南博物院的前身)得以创立,筹建于开封三圣庙街(今开封三胜街)河南法政学堂和河道总督衙门旧址。1930年至1937年,正是河南博物馆的辉煌时期,馆藏文物最为丰富。洛阳出土的这个古象棋盘,是否仍在今天的河南博物院?

    洛阳金石文字博物馆馆长朱晓杰先生,就这个古象棋盘专门咨询了河南博物院《中原文物》编辑部主任张得水先生。张先生明确地说,他在河南博物院研究馆藏文物数十年,从未见过这个古象棋盘。

    朱晓杰说,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国民政府为确保文物安全,于11月24日将原河南博物馆所藏文物精选珍品5678件,拓片1162张,图书1472套(册)装68箱,辗转运往汉口、重庆。1949年11月,国民政府将存放于重庆的原河南博物馆文物中的珍贵文物5119件,图书1450套(册)装38箱与国立故宫博物院部分文物藏品一起运往台湾,后成为“台北国立历史博物馆”的主要藏品。据《河南省运台古物图录》记载,目前流落于台湾的河南古物实有4982件,有青铜器、陶器、玉器、织锦、书籍、甲骨等,其中尤以甲骨为最,多达3000余件。

    洛阳出土的古象棋盘,会不会随河南博物馆的这批文物一起,至今仍在“台北国立历史博物馆”?对此,我们不得而知。“若有心者将该棋盘复原,供人对弈或作为洛阳特色旅游纪念品,有这种形式让原属洛阳的文物重见天日,无疑是件一举多得的好事。” 我市知名动漫人王永认为。

      

≡ 洛阳社区最新图片 ≡

≡ 洛阳社区热帖 ≡

≡ 房产家居 ≡

≡ 汽车时代 ≡

≡ 河洛文苑 ≡

≡ 馋猫大本营 ≡

≡ 聚焦河洛 ≡

≡ 亲子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