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岁重阳,今又重阳。
今日是农历九月初九,我市及全国许多地方的人们都在举办各种尊老敬老活动;在“中国重阳文化之乡”驻马店市上蔡县,第十届重阳文化节也在如火如荼地举行。
那么,这个中华民族的重要传统节日——重阳节究竟起源于何时,其本来意义是什么?古人过重阳节有哪些风俗?演变到今天,人们在这个节日注重的又是什么?记者特在此进行梳理,以飨读者。
重阳节起源
农历九月初九是重阳节,人人都知道,这个节日的起源,却长期不够明确,因为它的历史太长了,说法很多。
据记载,“重阳”的定义出自《易经》。这部古老的典籍认为,“六”为阴数,“九”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叫重阳,也叫重九,是个值得庆贺的吉利日子。
距今2000多年的战国时期,屈原在《楚辞·远游》中最早使用了“重阳”这个词:“集重阳入帝宫兮,造旬始而观清都。”宋代洪兴祖在《楚辞补注》中对“重阳”的解释是:“积阳为天,天有九重,故曰重阳。”可见这里的“重阳”指的是九重天,与后来的重阳节是两码事。
西汉时,汉高祖刘邦宠爱的戚夫人被吕后所害,戚夫人的侍女贾佩兰被逐出宫。她到民间后,将皇宫中的一些做法进行推广,如“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云令人长寿”,后来,此事被晋代葛洪记在了《西京杂记》中。也就是说,重阳节求寿的习俗西汉时已有。
关于重阳节饮宴的文字记载,则出自三国时曹丕的《九日与钟繇书》:“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曹魏都城在洛阳,当时的洛阳人,已对重阳的“宜于长久”有了深刻理解。
重阳赏菊饮酒的流行,则与晋代的陶渊明密不可分。“余闲居,爱重九之名。秋菊盈园,而持醪(音láo)靡由,空服九华,寄怀于言。”他为《九日闲居》一诗所写的这段序就是佐证。
虽然古人一向偏爱九月九日,但直到唐代,这一天才被正式定为节日——重阳节。在这个美好的秋日,人们可以欢聚,也可以独处,以自己的方式尽情享受。大多数人会相约登高望远,遍插茱萸,对菊赋诗,不醉不归。在快节奏生活的今天,想必很多人会向往这样一场轻松而热闹的秋游。
关于重阳节的起源,现在被认定为始于东汉。这是根据梁朝人吴均在志怪小说《续齐谐记》中的记载:
汝南人桓景随费长房游学,一天,费长房对桓景说:“九月九日你家有灾厄,快回去让家人臂系茱萸,登高饮菊花酒,方可除祸。”桓景忙遵命带家人登山,傍晚回家,发现鸡狗牛羊等死了一地。此后,九月九日登高饮菊花酒、佩茱萸的习俗就流传开了。
当时汝南郡治所在今驻马店市上蔡县,后来当地有人考证,说桓景所登之山就在上蔡县城郊,2005年,该县被命名为“中国重阳文化之乡”。2011年,上蔡重阳文化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当地抓住机遇举办重阳文化节,今年已是第十届。
文化的流传
人们对重阳节有着特殊的情感,自唐以来,歌咏重阳节的诗词佳作很多。重阳节给了诗人们无尽的灵感,诗人们又以作品为重阳节增色。
重阳节诗中最为人们所熟悉的,应属唐代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寥寥数十字,千百年来却引起了无数人的共鸣。据说当时王维所登之山,就是焦作云台山的茱萸峰。想来年年重阳节,到那里登高的人会比平时更多。
杜甫也写过不少重阳诗,其中“明年此会知谁健,醉把茱萸仔细看”尤为出名。诗人“仔细看”的茱萸,其实是一种中药,果实成熟后为紫红色,我市南部山区如栾川、嵩县等地就有种植。《本草纲目》中认为它气味浓烈,性温热,可以治寒驱毒,因此古人认为,将它放在身上能起到辟邪祛灾的作用。
九月又称“菊月”,重阳节赏菊的唐诗就更多了,如孟浩然的“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王勃的“九月重阳节,开门见菊花”等,都很朴实清新。李白则不按常理出牌,他有一篇《九月十日即事》是这样写的:“昨日登高罢,今朝再举觞。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自己天天喝酒不累,倒觉得菊花过节辛苦,读来令人忍俊不禁。
到了宋代,女词人李清照有一首《醉花阴·重阳》:“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明里暗里,曲折委婉,重阳节仍离不了赏菊。
近代毛泽东的重阳诗,就豪迈大气多了。一句“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使重阳这个古老而传统的节日有了新的意象。
当然,说起重阳节文化,离不开赏菊饮酒这项“规定动作”的发起人陶渊明。他爱菊成痴,不肯为五斗米折腰,辞官归田,又不善事稼穑,日子过得很贫寒。但“是真名士自风流”,即使饭都吃不饱,他也改不了爱喝酒的习惯。
有一年重阳佳节,陶渊明东篱赏菊,正要饮上几口,却发现没钱沽酒,十分郁闷。他正在惆怅时,忽然发现从远处来了一个白衣人,原来是江州刺史王弘派人送酒来了。陶渊明喜出望外,立即对着菊花开怀畅饮,一醉方休。“白衣送酒”这个典故就是由此而来,形容自己渴望的东西,朋友正好送来,得遂心愿。
后人仿效陶渊明,重阳节时赏菊宴饮,更加开怀。北宋时,京师开封重阳赏菊就很盛行,清代以后,人们仍保留着重阳节前后赏菊的习俗。在北京等地,人们会把菊花的枝叶剪下贴在门窗上,“解除凶秽,以招吉祥”。
习俗的变迁
重阳节是中华民族重要的传统节日,历史悠久,文化内涵极为丰富。明清时,在重阳节这天,皇宫里的人要一起吃花糕,皇帝则亲自到万岁山登高,“以畅秋志”。
对民间来说,农历九月,气温适宜,农事渐了,人们的心情也是轻松愉快的。除登高、赏菊、宴饮、插茱萸外,各地还有一些别具一格、趣味盎然的活动,风俗不尽相同。
比如吃重阳糕。重阳糕的别名很多,又叫花糕、菊糕、五色糕等,各地都可制作,方法比较随意。如果想讲究一些,重阳糕则要做成九层,像宝塔一样,上面还要捏两只小羊,代表重羊(阳)。有的还在重阳糕上插小红纸旗,点蜡烛,是以“点灯”、“吃糕”代替“登高”之意,小红纸旗则代替茱萸。
在福建莆仙,人们至今保留着重阳节食饵的习俗,这一天要蒸九重米果。清初莆仙诗人宋祖谦有《闽酒曲》,对此进行描写:“惊闻佳节近重阳,纤手携篮拾野香。玉杵捣成绿粉湿,明珠颗颗唤郎尝。”这种米果九层重叠,甜软适口,可谓老幼皆宜。
在陕北,有一首民歌是这样唱的:“九月里九重阳,收呀么收秋忙。谷子呀,糜子呀,上呀么上了场。”因为重阳节时还在忙秋收,陕北人的重阳节是晚上过的。吃过荞面熬的羊肉后,人们会在夜色中结伴走出家门,在附近找个山头坐坐,谈谈天,说说地,聊到尽兴,鸡叫方归。当然,人们一般也不是空手回去的,山上不是有野菊花吗?随手采一些,带回家插在女儿的头上,可以避邪。
洛阳旧俗,重阳节要饮菊花酒。《西京杂记》中有此酒的做法:“菊花舒时并采茎叶,杂黍米酿之,至来年九月九日始熟就饮焉,故谓之菊花酒。”相传直到民国时期,洛阳人还保留着这一习俗。人们不仅以菊花酒敬自家长辈,也会敬在街上遇到的老年人,话不需多,一句“祝您长寿”就足够了。
如今,城市中很多人每天都会“登高”,比如上楼,对重阳习俗留意的却不多了。前两天,我和两个朋友说起重阳节要到了,其中一人问:“重阳节?哪天?”立即翻出手机查日历。我问他们现在重阳节有啥活动,两人一齐摇头:“没有!”
不过,自1989年重阳节被定为我国的“老人节”后,每年此时,其他重阳习俗可以冷落,尊老敬老活动都开展得非常红火,农村过重阳节的气氛更热烈一些。比如洛龙区李楼镇楼村的肖秋旺师傅是面塑高手,也是方圆左近小有名气的“主持人”。每年一到重阳节,他就忙得不可开交,因为总是有人找他主持敬老活动,“捏面人儿这事得往后放一放”。
当然,除了社会对老年人的关爱,做子女的更要多关注自己的长辈,不仅要让老人衣食无忧,更要给他们精神上的慰藉,让老人感受家庭的温暖。这些都是平时点滴的积累,不能只靠重阳节这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