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绘制
闵敏 | |
核心提示
近日,一则网络攒钱神帖引发网友艳羡,尤其是“生活用品啥的我们单位都定期发”、“一个月去父母那15次”,连吃带拿的表述,让网友不服不行。“体制内加啃老”是不是攒钱的不二法门?不同身份、不同职业的80后,晒出了自己的家庭账本。
“神帖”:年存9万元“其实也没有什么难度”
钱该怎么攒?日前,一对南京小夫妇晒出了自己月固定开支700元的攒钱神帖,并称“生活质量很好”,不过想要极限存钱,也少不了各种限定条件。
每月账本
餐费:不足450元
“早饭在家吃,提前在超市买好。一般晚上去超市,草鸡蛋打折,原价八九块的很好的面包,晚上超市到点都打折两个6元,一般买一次我们吃3天都吃不掉。
午饭在单位吃不要钱,休息天有时午饭懒得做,有时早饭多吃点,有时在父母家吃。一个月30天左右晚饭,我基本10天左右在外应酬,5天左右晚上在单位加班,单位给解决,这一共15天晚上老婆通常在家自己弄饭,一个女孩能吃多少啊?另外15天左右我们都到父母家吃,他们不用我们给生活费”
水果:50元
“我们一个月去父母那15次,都有水果吃,偶尔自己买,所以自己买的话50元一个月是足够的了,而且通常用不到”
话费:50元
“我们和家人有亲情号,在单位都有短号,所以一个月话费都不高,两人50元左右”
交通水电:150元
“我们都有小电动车,公交卡每人充50元都可以用大半年的。宽带一个月40元,有线电视一个月24元,水、电、气一个月100元(夏天和冬天4个月多100元)”
生活用品:0元
“生活用品啥的我们单位都定期发,什么毛巾、香皂、洗衣粉、卫生纸、饮料、糖、内衣、女职工用品等等”
非固定支出(每年):2.5万元
“过年过节给两边老人平均每节1000元,一年3000元,共计6000元,我们每年旅游杂费4000元,人情往来2000元,零花钱人均1000元,添置衣服、鞋、裤等人均2000元,紧急支出待用5000元”
南京的这对小夫妇“体制内加啃老”的攒钱方式,在引发网友艳羡的同时也引来争议。一些80后对此表示“很鄙视”,并有不少网友晒出了自己的账本,下面就是几个典型例子,接着往下看,看他们是如何攒钱的。
事例1:不买地摊货
记账人:刘焱,女,工作一年,事业单位职工
收入状况:税后收入每月3500元,12个月是4.2万元,年终奖2万元,总共6万出头,过年过节也没有多余的福利,平时也不发东西,几乎剩不下来。
每月账本:
餐费:1000元(早饭通常就是喝包牛奶,吃个小面包之类。午饭在单位的食堂吃,算是免费。晚饭在住处附近吃,是一天中花钱最多的,烧烤、快餐、麻辣烫,有时只吃水果。周末不去单位,有时和朋友聚餐)
服装:1000元(总觉得衣服不够,常常这周买完了下周又买,一个夏天已经花了3000元买衣服,冬天的衣服更贵)
租房:250元(和另外两个同事一起住单位宿舍,水电气和网费三人均摊,每月平均100元,网费50元,房费100元)
交通:200元(出行基本都是公交和地铁,偶尔打车。每年回家四五次,火车票总共需要3000元左右)
孝敬父母:500元(平时我不在父母身边,就逢年过节给他们买点礼物,多少算是我的心意)
娱乐:500元(比如看电影、唱歌、买书,夏天报了游泳班,入秋买了健身卡)
其他:500元(手机费、护肤品、日常生活用品,还有不固定的随礼钱)
个人总结:
因为我的出差机会很多,所以旅游这方面没有单独的开支。算下来每月要花四千多,幸好单位提供宿舍。不过就算月光我也不想像那个网友发的帖那样存钱,啃老啃得太严重了吧,不能孝顺爸妈,还总去拿这个拿那个,很鄙视。再一个,买地摊货我接受不了,年轻的时候不打扮,什么时候打扮啊,结婚以后肯定会后悔的。就算攒了钱,再被丈夫甩了,哭都没地儿。
事例2:吃住占了近半月收入
记账人:罗宇,男,工作三年,外企职员
收入状况:税后月收入1.15万元,每年发14个月工资,总共约16万元。
每月账本:
餐费:2500元(单位没有食堂,基本都在外面吃,附近的快餐一人份大约30元左右,每天算上水果、牛奶等约50元。有时还会和朋友、同事聚餐,互相请客)
服装:300元(换季的时候买几件,有固定的几个牌子)
租房:2800元(在西直门租两居室中的一间,每月2600元。水电网费与另一租户均摊,每月约200元)
交通:150元(基本都是地铁出行)
孝敬父母:2000元(说是给爸妈,其实相当于他们帮我存起来了,免得我真的成了“月光”)
旅游:2000元(每年我大约会安排两次国外游和一次国内游,这是放松身心的一个好方法。虽然平摊到每个月开销比较大,但我觉得很值得)
其他:500元(话费、看电影、随礼、突发奇想买个什么,平均到每个月里)
个人总结:
我最大的三项开销就是吃、住、玩,这不就是所谓的“省钱大法”里面最节约的地方嘛:不掏房租,单位有免费的饭,还可以到父母家蹭。我父母不在身边,自己不怎么会做饭,就只能在外面吃,房租也占了一大块。要没这两项,我也能省下五千多。
事例3:去大溪地基本是妄想
记账人:张旭,男,工作五年,国企职员
收入状况:税后月收入9000元,年终奖2万元至3万元,总共约13万元。老婆年收入约10万元。
每月账本:
餐费:2000元~2500元(每天平均至少50块的吃饭钱,再加上外面吃,我觉得这数可能都保守了)
服装:500元(老婆节俭我更节俭,这个就算全年平均数吧)
交通费:400元(老婆有班车,我不坐班但偶尔需要打车)
养车费:1000元(刚买的车,一个月连罚款带油费正好1000元)
房贷:4000元(公积金贷款80万,目前最低还款额还款中)
孝敬父母:2000元(两边各意思1000元,双方父母也不指望我们)
水电气通信:500元
娱乐:800元(看电影,每次得100元,再加上买书之类)
其他:1000 元(其实花没花我也不知道,平时没那么精细地记过账)
个人总结:
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啊。另外还有每年一年总消费至少在12万元~15万元。
这还没算养孩子,虽算不上“奴”,但你想一年多出去玩玩,来个大溪地之类,基本就是妄想……
总结
说白了,“衣食住行”正是人们生存的底线,若是把支出都投入其中,而非娱乐消费、文化学习,自然说明生活困窘,“有生存没生活”。
然而历数几位80后的账本,或多或少都有一丝“困窘”的影子,甭管是月收入上万的还是几千块的,虽以食品计算的“绝对恩格尔系数”并不高,但他们把绝大多数支出投入“衣食住行”之中仍是事实。
80后对于物价的涨跌并不敏感,但“重生存难重生活”的事实,使他们为了提高生活质量,如八仙过海般各自展示攒钱技能,本文的几个攒钱事例,或许能给你一些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