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C03版:经典洛阳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寇准:大起大落只因太任性(上)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洛阳商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2012 年 10 月 25 日 星期    【打印】  
寇准:大起大落只因太任性(上)
□记者 张广英
马骐先生在曲剧《寇准背靴》中饰寇准。 (资料图片)
    有一种人,才干出众,个性张扬,即使三番五次受挫也不懂收敛,比如北宋名相寇准。他历太祖、太宗、真宗、仁宗四朝,从19岁进士及第到63岁客死异乡,一生刚直,但因做事总是由着自己性子来,把一手好牌打得稀里哗啦,晚景十分凄凉。

    寇准死后,葬在今巩义市芝田镇寇湾村东岭上,与后泉沟村的包拯墓相望。只是如今这里芳草萋萋,墓的位置已不可寻了。

    出身世家 才华出众

    提起寇准,洛阳人一点儿都不陌生。别的不说,只一出《寇准背靴》的戏,就让人百看不厌,曲剧泰斗马骐先生塑造的“活寇准”形象生动鲜明,深入人心。

    事实上,这位北宋名相的一生都颇富戏剧性。直到现在,人们也难统一对他的评价:喜欢他的人说他刚正不阿、大智大勇,讨厌他的人则认为他刚愎自用、不通人情。那么,这么一位有争议的人物,在历史舞台上的表现究竟能打多少分?有兴趣的读者不妨自己评判一下。

    在我看来,寇准生逢其时,太宗、真宗父子都对他信任有加,如果他能稍微加强一下个人修养,别太“不拘小节”,是可以有更大作为的。然而,他吃亏就在于太任性,在朝中到处树敌,以致人生起起落落,充满波折。这就像握着一手好牌,却打得七零八落,在局外人看来也是挺可惜的。

    那么,寇准手中的牌究竟好到什么程度?还是让我们从宋太祖赵匡胤“杯酒释兵权”那一年说起吧。

    公元961年,石守信等一批开国元勋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在宋太祖的授意下纷纷交出兵权,安享清福去了。而在华州下邽(今陕西渭南)一个儒学世家,后来掀起无数历史风云的寇准才刚刚降生。

    寇准的父亲名叫寇相(一说湘),以学识闻名天下,却“有才无命”,官职低微,去世很早。他见寇准聪明过人,便悉心教育,将其往神童的方向培养。相传寇准7岁那年登临华山,就吟出了“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举头红日近,俯首白云低”的诗句,令人大加赞赏。

    父亲去世后,在母亲的督促下,寇准继续发奋读书,他精通《春秋》三传,掌握了不少治国方略。公元980年,不满20岁的寇准踌躇满志地来到京师开封,一举考中进士甲科,并获得了参加宋太宗殿试的资格。

    不过,成为该榜最年轻的进士,对寇准来说并非什么好事。为什么?这和皇帝的喜好有关。当时的宋太宗赵光义可能觉得年轻人“嘴上无毛,办事不牢”,更愿意录用年纪大一点儿的人为官。因此,有人便劝寇准殿试时多报几岁,以增加录取概率——人家可能是好心,不过我觉得这个主意够馊。你想啊,在皇帝面前弄虚作假,以后能有好果子吃?寇准当即拒绝了,严肃地说:“我正思进取,怎能欺君呢?”

    他如实申报了年龄,结果竟一试得中,官授大理寺评事(虚衔),随后到归州巴东(今湖北巴东)当了知县。寇准能得到太宗的“破格”录用,可见君臣两人还是很有“缘分”的。

    正直敢谏 堪比魏征

    在巴东干了两年后,公元983年,寇准又被调到大名府成安县(今河北成安)任知县。他把这两个地方治理得井井有条,深得百姓拥戴。

    朝廷看到了寇准的出色政绩,公元986年将其调到朝中任殿中丞,以后又屡屡升迁。虽然到了皇帝身边,寇准却没什么顾忌,遇到什么事都敢说。当然,这也和宋太宗的民主作风有关,每次诏百官言事,他都让大家畅所欲言,心无城府的寇准就当真了。

    在任枢密院直学士时,一次在殿中奏事,寇准的意见与太宗不和,两人竟争执起来。太宗说不过他,一怒之下拂袖而去。按说皇帝被气走了,当臣子的就应该偃旗息鼓,把事情放放再说。寇准却不,他急步追了上去,拽住太宗衣服硬把太宗又拉回到御座上,继续陈述观点,直到把太宗说服,把事情解决了才罢休。

    你看,这人是不是够“轴”?也亏得太宗能压住火,事后还自豪地说:“朕得寇准,犹如唐太宗之得魏征啊!”这几乎是对一个臣子的最高褒奖,寇准由此出了名,说话做事胆更壮了。

    “拉扯”事件之后,太宗因欣赏寇准“临事明敏”的才干及其直言敢谏的作风,拜其为左谏议大夫、枢密院副使。他还令人做了两条通天犀的高级腰带,一条留着自己用,一条赐给寇准,两人关系之铁,由此可见一斑。才30岁就做到副宰相的高位,成为皇帝跟前的大红人,寇准令同僚们刮目相看。

    然而,也许是本性使然,也许是一切都太过顺利,寇准毫不掩饰自己的骄傲。他对同僚毫不退让,在官场处处树敌,即使在太宗面前也毫不客气。这样,麻烦很快就来了。

    公元992年的一天,他和同事温仲舒骑马外出,遇到一个疯子。这疯子也怪,别的不干,就拦在寇准马前高呼万岁。寇准倒不在意,可这事被他的上司兼政敌张逊知道了,就向太宗告了密。皇帝普遍忌讳这个,太宗也不例外,遂叫寇准来说明情况。寇准拉上证人温仲舒为自己辩护,并和张逊在太宗面前相互揭短,掐来掐去。太宗怒了,不问青红皂白,对两人“各打五十大板”:将张逊撤职,把寇准贬到青州。

    30岁出头儿的寇准,在仕途上第一次失利。其实他刚被外放不久,太宗就开始牵挂他了,怕他受苦,还问左右侍从:“寇准在青州过得怎样,还快乐吗?”这些人都被寇准得罪过,不想让太宗调他回来,就说:“那是个好地方,寇准整天饮酒作乐,一点儿也不苦。再说了,您终日这么挂念他,他啥时候想起过您呀?”太宗一听,更郁闷了。

    本性不改 二次遭贬

    这样过了一年,太宗觉得寇准在青州磨炼得差不多了,便急切地召他回京当副宰相。

    当时,50多岁的太宗正患有严重的足疾,行走不便。见到寇准后,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让寇准看自己的脚,还嗔道:“你怎么来得这么迟缓?”太宗这是在委婉地表达亲近和歉意,寇准却不领情,只说了一句:“臣非召不得至京师。”

    太宗也不再客套,他有大事要找寇准商量,也只有寇准的话他才想听,于是切入正题:“据你看,我的几个儿子,谁可继承大统?”原来是要议立太子的事,这个话题太敏感了!寇准看看左右的人,不好明答,又不能不答,便难得地委婉了一下,说:“您是为天下人选储君,总结以往教训,我觉得此事不宜与后妃、宦官、近臣这三种人商量。”

    听了这个回答,太宗沉思半晌,似乎拿定了主意。他屏退身边的人,单独问寇准:“你看襄王可以吗?”寇准一听,英雄所见略同啊,但他还不能明说,便答道:“知子莫若父。您既然想好了,就应该立即确定下来。”寇准的支持让太宗吃了定心丸,遂将襄王赵恒立为太子,改封寿王,任开封尹,为下一步的权力交接作准备。

    赵恒是太宗第三子,颇有气度。一次,他从太庙祭祀回来,京师百姓见了,都赞不绝口,喊他“少年天子”。太宗听了,心里很不舒服,怀疑太子有异心,一日向寇准抱怨:“人心归向太子,我的位置摆在哪儿?”寇准只轻轻说了一句“此社稷之福也”,便使太宗转忧为喜,把心放到了肚子里。

    按说,太宗对寇准是十分倚重的,连家事都要征求他的意见,甚至到了言听计从的程度。即使太子即位,寇准也是大功臣,只要他做事“不出格”,后半辈子就能安享荣华富贵。可是,寇准做不到,他的棱角过于分明,早已习惯了我行我素、锋芒毕露,不肯在为人处世上用一点心,结果很快又为自己惹下了祸患。

    那是公元996年,太宗在京师南郊祭祀天地,之后对官员加官晋爵,寇准也借机推荐提拔了不少人,其中有一个叫彭惟节。彭惟节的职位本在虞部员外郎冯拯之下,现在被排到前面,令冯拯非常不满,他在列衔时就仍把自己列在彭惟节之上。寇准闻讯很生气,指斥冯拯扰乱朝制,冯拯则弹劾寇准擅权。

    事情闹大了,太宗只好亲自过问。他本想让寇准解释一下就算了,谁知寇准毫不退让,在朝廷上强辩不休。太宗呵斥寇准“有失执政体面”,提醒他别再争了,这家伙仍没一点眼色,还抱来中书省授官的卷宗跟皇帝争论。这下,太宗忍无可忍,失望地叹道:“鼠雀尚知人意,况人乎?”后又有人趁机揭发寇准酒后爱说太宗坏话,太宗不信,找寇准来问,他竟不敢自辩,这下太宗可真伤了心,当年七月将寇准贬到了邓州(今河南邓州)。

    这是寇准第二次被贬,次年太宗病逝,两人就这样断了君臣之缘。

      

≡ 洛阳社区最新图片 ≡

≡ 洛阳社区热帖 ≡

≡ 房产家居 ≡

≡ 汽车时代 ≡

≡ 河洛文苑 ≡

≡ 馋猫大本营 ≡

≡ 聚焦河洛 ≡

≡ 亲子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