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报道了热心市民梁女士为露宿果农送铺盖,被网友赞为“有爱妈妈”的事情。(详见10月22日A09版)报道刊出后,“有爱妈妈”的行为在网络论坛、微博中被网友热议,肯定、赞扬的同时,也有网友开始思考:助人为乐,曾是最司空见惯的事情,为什么现在成了新闻?
传播“正能量”引发网友思考
“原本转载这条新闻,是想传递更多‘正能量’,不过,网友的问题,也许更值得我们思考。”
新浪微博用户“我的大饭碗”(以下简称“饭碗”)发表了这样一则微博。
据“饭碗”介绍,她看到晚报上关于 “有爱妈妈”的报道后,觉得这种热心举动值得赞扬,便将报道转发到她的微博中。这条充满“正能量”的微博,迅速引起了网友的评论和转发,在众多赞扬声中,一条署名为“青松zj”的评论引起了“饭碗”的注意。
“举手之劳、扶危济贫,是自古就有的传统,给流浪者一个馒头、一件旧衣,估计每个人都有类似的记忆吧!为什么这原本最普通的温情越来越少见,甚至成了新闻?”“青松zj”如是说。
“细想想,这则报道在现在的确是标准的新闻。看《西游记》,唐僧师徒走到哪里,都能找到借宿的人家。现在,谁还敢让一帮陌生人留在自己家里过夜呢?换成我,恐怕也不敢。”“饭碗”说。
网友:助人为乐要讲究方式
“饭碗”和“青松zj”的思考,也引发了不少网友的共鸣。
有网友说,网络上传播“正能量”的热潮,正是因为生活中的“正能量”越来越少;有网友说,温情的减少,不是因为现在的人缺乏爱心,而是因为人与人之间缺少信任。而网友“蓝蓝精灵”的一次经历,似乎印证了这一点。
“今年夏天,有一天,我经过一个建筑工地旁时,看见一个女农民工在工地干活,旁边可能是她的孩子吧,八九岁的样子。那天很热,我看着孩子在太阳下被晒得蔫蔫的,便在路边小卖部买了瓶矿泉水给孩子。没想到孩子刚接住,她妈一把夺过饮料还给我,拉着孩子,扭头走了。我清楚地听见她对孩子说,以后不准接别人的东西,小心里面有药……虽然知道这个妈妈是为她孩子考虑,可我还是觉得很受伤……”“蓝蓝精灵”说。
2009年,某高校学生社团在火车站发起免费帮人提行李的公益活动。出人意料的是,被帮助者宁愿自己负重艰难前行也不愿接受别人的援手。
对此,有网友称,面对这些现象,助人为乐应该采取适当的渠道和他人容易接受的方式,以免尴尬。
举手之劳:让爱传递,让心交融
那么,是什么让“有爱妈妈”伸出了她的援手?
面对记者的提问,“有爱妈妈”梁女士说出了这样一段话:
“平时看见路边的乞讨者,我总会给点儿钱,闺女也会劝我,提防他们是骗子。可是反过来想想,是骗子又如何?咱少这一块两块又不影响啥,但对那些有困难的人来说,可能会让他们吃一顿饱饭。”
“是啊,生活中我们常会遇到一些可做可不做的小事。不做没人说什么,做,对我们自己只是举手之劳,对他人却可能产生很大帮助。别人困难时伸手帮一把,让爱传递,也是让心交融。”网友“蒲公英”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