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烈士亲属紧紧握住张红琢(左一)的手。 |
|
24日21时许,经过13个小时的奔波后,3位洛阳籍抗美援朝烈士的6名家属抵达祭奠亲人之旅的第一站——河北省唐山市,见到了他们的恩人张红琢。
送一袋家乡红薯谢恩人
按原定计划,此次赴东北缅怀抗美援朝烈士之旅的第一站设在北京,休息一晚再向锦州进发。但家属们提出在唐山休息,当面向张红琢表达感激之情。
在宾馆见到张红琢后,田志英烈士的二哥、83岁的田载成老人含着热泪紧紧地握住张红琢的手说:“谢谢你,要不是你,我可能这辈子都找不到我三弟的墓了。”
还没等张红琢说话,李方荣烈士的四弟和五弟——李汉卿、李跃卿兄弟俩拎着一袋子红薯来到他面前。
“你可是我们的恩人啊!”李跃卿一边说一边将袋子往张红琢手中递。得知红薯是兄弟俩亲自种、亲自挖的后,张红琢立刻笑着收下了这份沉甸甸的礼物。
“大家不要这么客气,要谢,我们还要感谢烈士们。”张红琢对大家说,烈士为祖国和人民作出了牺牲,他们才是我们最应该感谢的人。
张红琢告诉我们,每一个经历过大地震的唐山人都有一颗感恩的心。他还要感谢洛阳人民。当年,正是洛阳人无微不至的照顾,一批在地震中受伤后被送往洛阳的伤员才能及时康复,回来重建家园。
随后,张红琢和烈士家属们一一合影。
“我要把这张照片带给家人看,告诉他们这就是恩人张红琢。”徐顺修烈士的二侄子徐铁朝说。
张红琢:想想烈士的牺牲,我付出再多也不算啥
自古以来,中国人就有个根深蒂固的观念——落叶归根。
然而,在那战火纷飞的岁月里,有许许多多的英烈永远长眠在他乡的土地上。他们的亲人,甚至在几十年后的今天还不知道那个上了战场的亲人是生是死。他们多么希望能得到亲人的消息。
张红琢就是个传递消息的好心人,他常年奔波于全国各地的烈士陵园,搜集烈士资料,通过各种途径为那些无人祭奠的烈士寻找家人。
24日晚,谈起4年来的寻亲经历,张红琢说:“想想烈士们作出的牺牲,我付出再多也不算啥。”
今年50岁的张红琢是唐山市路北区张各庄居民。2008年3月,他在网上发现了一个“中国寻亲网”,并在该网站发现了一份太原战役阵亡将士登记册,其中记载的866名解放太原战役阵亡将士中,有28名唐山籍烈士一直无亲属祭扫墓地。
想到烈士为新中国抛头颅、洒热血,死后却无人祭奠,张红琢觉得自己应该尽一份力。
他从网上下载烈士资料,打印成册,开着车挨个寻找烈士的家属。很快,张红琢就找到了其中几位烈士的亲人。
随后,他又开始为牺牲在外地的唐山籍烈士寻亲,为牺牲在唐山、太原和东北等地的外省籍烈士寻亲……
想去朝鲜为烈士寻亲
帮烈士寻亲的花销非常大,为了得到妻子的支持,张红琢决定带她去看家属祭奠时的情形。
2008年,他带着妻子跟随唐山籍烈士的家属一起到山西太原一烈士陵园祭奠。当看到烈士家属见到亲人墓碑的场面,张红琢的妻子哭了。从那以后,妻子有空也帮他找线索。
张红琢心脏不好,医生建议他随时装着救心丸,不能太劳累。可自从开始了寻亲行动,他忙起来经常连药都忘了带。
不过,最令他头疼的是得不到相关部门的支持,甚至有的工作人员认为他是想借此骗钱。
曾有人问他:“你每天搭着工,搭着钱,还要受窝囊气!图个啥?”他回答,每当想到烈士家属抱着墓碑痛哭,久久不愿放手的那种场面,他内心就会产生一种使命感,激励着他坚持下去。
截至目前,张红琢开车行程逾万里,足迹踏遍大江南北,已先后为河北、河南、山西、湖南、黑龙江等地的110多位烈士找到了亲人。
他一直有个愿望,就是跨过鸭绿江,到朝鲜的烈士陵园里,为埋葬在那里的志愿军烈士寻找家人。
“好多烈士牺牲的时候都特别年轻。就是为了咱们今天的好日子。咱啥时候也不能忘了他们。”张红琢说,只要身体允许,为烈士寻亲这条路他会一直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