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5日23时33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一颗北斗导航卫星发射升空并送入预定转移轨道。
这是一颗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将与先期发射的15颗北斗导航卫星组网运行,形成区域服务能力。根据计划,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将于明年年初向亚太大部分地区提供正式服务。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我国独立发展、自主运行,并与世界其他卫星导航系统兼容互用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系统除了能够提供高精度、高可靠的定位、导航和授时服务外,还具备短报文通信、差分服务和完好性服务特色,是我国国家安全、经济和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重大空间信息基础设施。
目前,我国遵循“质量、安全、应用、效益”的总要求,按照“三步走”的总体规划,正分步实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发展计划,形成了突出区域、面向世界、富有特色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发展道路。第一步,2000年建成了北斗卫星导航试验系统,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拥有自主卫星导航系统的国家。第二步,建设北斗卫星导航系统,2012年年底形成覆盖亚太大部分地区的服务能力。第三步,2020年左右,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形成全球覆盖能力。
相关链接
16星见证中国速度
□据 《科技日报》
2004年,北斗卫星区域导航系统工程正式立项,各项工作全面启动。
2007年4月14日,该系统的第1颗卫星发射成功,拉开了北斗区域导航系统建设的序幕。2009年4月15日,第2颗北斗导航卫星,也是北斗家族中首颗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发射成功。这标志着该系统正式进入部署实施阶段。
在2010年里,北斗系列卫星连续密集发射,一共增加了5位“新成员”。当2011年4月第8颗北斗导航卫星入轨后,北斗卫星区域导航系统形成了由3颗同步静止轨道卫星和3颗倾斜同步轨道卫星组成的“3+3”星座构型,具备了向我国大部分地区提供初始服务的能力。随着2011年7月27日和12月2日,第9、第10颗北斗导航卫星“落户”倾斜同步轨道,更是有效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是年12月27日,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新闻发言人宣布,该系统开始试运行,向中国及周边地区提供连续的、免费的导航定位和授时服务。
今年,北斗卫星区域导航系统再次迎来密集发射期。随着第16颗北斗导航卫星的成功发射,该系统完成了所有卫星发射任务。至此,系统空间段由5颗地球静止轨道卫星、5颗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和4颗中轨道卫星组成星座,标志着我国全面完成区域导航系统建设,形成了覆盖亚太大部分地区的服务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