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洛济秦”引水工程示意图 绘制
银刚 |
|
秦岭防洪渠改造后的效果图 | |
27日,秦岭防洪渠治理改造工程一期——“引洛济秦”引水工程正式动工,预计2014年2月完工。届时,潺潺洛河水将沿秦岭渠一路向北、向东穿越小秦岭,流入秦岭防洪渠,最终再次汇入洛河,从而保证了秦岭防洪渠终年有水。秦岭防洪渠将变身景观渠,渠畔也将成为市民休闲亲水的好去处。
1 秦岭防洪渠现状堪忧
洛阳水利建设投资有限公司负责“引洛济秦”引水工程的建设。该公司相关负责人李若鹏介绍,秦岭防洪渠是城北水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位于涧西区西南部,现长8.434公里,总控制流域面积22.13平方公里,始建于1954年,1965年扩建。
秦岭防洪渠的主要功能是在每年5月至9月我市主汛期时,控制其流域范围内的陈家沟、迂驾沟、东马沟、孙旗屯沟和土桥沟等5条沟的山洪,将山洪排至洛河。
多年来,秦岭防洪渠的使用率并不高。未出现山洪的年份,没有固定水源,经常处于干涸状态。渠内杂草丛生,时有生活污水排入,渠堤附近还时常出现私搭乱建现象。
2 秦岭渠渐成“断头渠”
秦岭渠与秦岭防洪渠南北相望,在我市发展农业、保护生态环境等方面作用不容小觑。秦岭渠地跨高新区辛店镇、孙旗屯乡和宜阳县香鹿山镇等3个乡镇,总长22.5公里,始建于1920年,1925年建成灌溉渠,灌溉面积2万亩,对流域周边农田灌溉作用明显。
近年来,高新区逐渐发展成重要的工业园区,农田面积减少,秦岭渠高新区段的灌溉功能随之减弱,不少渠段淤积严重,有些已被填埋,不具备通水条件,秦岭渠逐渐变成“断头渠”。
目前,秦岭渠的灌溉作用仅限于上游的宜阳段,周边的农田灌溉用水量通过该渠取水口的闸门控制,若控制不当,易形成灌溉过量或不足,影响周边农作物生长。成为“断头渠”后,渠内多余水易形成死水,影响周边生态环境及附近居民的生活。如何退水,成了秦岭渠现阶段的症结所在。
3 引洛河水贯通两渠
为改善秦岭防洪渠及其周边的环境,解决秦岭渠的退水问题,今年,我市决定实施“引洛济秦”引水工程。
李若鹏介绍,所谓“引洛济秦”,即在秦岭防洪渠与秦岭渠之间的小秦岭处修建隧洞,让秦岭渠水沿隧洞直接流入秦岭防洪渠,并沿防洪渠排入洛河。由于水源是通过秦岭渠渠首引水枢纽引的洛河干流天然径流,故称“引洛济秦”。
该工程的渠道入水口将设置在秦岭渠高新区吕家沟村处,沿奶奶扇岭采用隧洞形式引水,在涧西区武汉路与龙鳞路之间所设置的入水口处,将水引至秦岭防洪渠,引水隧洞总长5公里,总投资9955余万元。工程全程位于地下,且全线自流。
受此处地形条件影响,渠道修建需结合明渠、暗涵、隧洞等三种形式,其中明渠、暗涵共四段位于渠道两端,总长1.7公里;隧洞共一座,位于渠道中部,穿小秦岭而过,总长3.3公里,隧洞全线采用城门洞形断面形式,钢筋砼结构。
秦岭渠渠首引水工程的年引水量为12614.4万立方米,经测算,秦岭防洪渠若要形成水面,每年的需水量为1244万立方米,秦岭渠周边灌溉区域每年的农业需水量为540万立方米。由此可见,秦岭渠的引水能力完全能够满足秦岭防洪渠的水量需求。
“工程一来解决了秦岭防洪渠的水源问题,二来解决了秦岭渠的退水问题,三来贯通洛河、秦岭渠及秦岭防洪渠,盘活部分城北水系,可谓一举三得。”李若鹏说。
4 秦岭防洪渠将被打造成景观渠
“引洛济秦”引水工程完成后,在保证秦岭防洪渠原有泄洪功能的同时,我市计划将该渠打造成一条新的城市景观渠。结合渠边地势地貌、生态特点、商业功能等,将“赤橙黄绿青蓝紫”引入设计理念,通过建筑物、水、树、灯光等的结合来展现设计效果。
秦岭防洪渠总长8.434公里,对其的改造主要包括渠道治理、跨渠交通桥改造、跌水改造、新建壅水坝等,计划分六段进行修建。
第一段为渠首——秦岭路段,长达633米,此处由于地形原因,渠道回水仅能回至秦岭路,导致秦岭路以上至渠首段的渠道无法形成水系,因此该段渠道治理将采用传统形式,仅对渠道岸坡及渠堤进行绿化,在秦岭路桥上游修建钢闸坝作为小型溢流堰,拦截雨水,形成季节性水系。
第二段至第五段分别为秦岭路——武汉路段、武汉路桥——龙鳞路桥段、龙鳞路桥——九都西路桥段、九都西路桥——三山村跌水段,长度分别为1262米、1099米、2022米、2269米,由于这四段渠道两岸多为居民小区、工业厂房、农贸市场、经营门面等,人口较为密集,因此这四段渠道的改造将以“亲水性”作为主题,提高渠道及周边的亲水休闲功能。
第六段为三山村跌水——入河口段,总长1149米,此处河渠两岸分布有中石化工程公司、汽修厂、工业厂房、苗湾村、冠苑别墅区等,且该段渠道河洛路以下部分均已进行硬化治理,因此计划将此处改造为以亲水性为主题的娱乐型景观渠道。
此外,在秦岭防洪渠两边30米的范围内,我市将修建防汛道路、绿地及亲水平台,供市民休闲娱乐,同时改造渠面原有设施,将渠道内天津路跌水、三山村跌水改造成景观瀑布,增加观赏性。
在各观景段与城市干道的交会处,我市将修建多处活动广场,广场建设将融会四书、五经、六艺等人文要素,巧妙运用亭、台、楼、阁、林、廊、院、窗、门、牌坊等中国传统建筑模式。
5 多举措保护生态环境
李若鹏说,将秦岭防洪渠改造成景观渠,并不会影响渠道原有的泄洪能力。沿渠将分别在秦岭路桥下游、东马沟口下游、天津路跌水上游、丽新路桥下游、三山村跌水上游、河洛路桥上游修建六处控制壅水溢流堰,初步拟定为钢坝型闸门,可随时开闸泄洪,其他时间挡水形成水系景观。
此外,该工程还将采取多项措施,保护和提升秦岭防洪渠周边生态环境。为解决秦岭防洪渠沿线的污水排放问题,计划在两岸沿线地下2米处,埋设直径60厘米的排污导流管,将污水导入管内排出。
小秦岭附近属丘陵地区,地形起伏不平,沟岭相间分布,森林覆盖率低,水土流失较为严重。施工时,工程部门将坚持水土保持工程与主体工程同时进行,将施工开挖土石方的弃渣、弃土整平造地,计划铺土整平造地186亩,并进行还耕或植草、植树等绿化,计划植树3200棵,铺植草皮8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