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背景】 27日,“引洛济秦”引水工程正式动工,预计2014年2月完工。届时,秦岭防洪渠将变身景观渠,渠畔将成为市民休闲亲水的好去处。(见昨日本报A05版报道)
对不少洛阳人,特别是家住涧西区、高新区的人来说,秦岭防洪渠与儿时快乐的记忆紧密相连。那时,防洪渠附近垃圾少,野趣多:上树摘柿子,近水捞蝌蚪,是城市中颇令人向往的自然游乐园。城市在不断发展,秦岭防洪渠两侧建起了数十个小区,居民们也都乐意闲暇时到渠边转转。特别是夏天,这里有水,植物茂盛,地势又高,正宜乘凉。
这条全长8.3公里的防洪泄洪大渠,半个多世纪以来,为防洪减灾,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涧西工业区生产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也给沿线居民日常生活带来了不少乐趣。
可惜,防洪渠的吸引力似乎越来越小:清澈的渠水难见了,垃圾、污水却不时可见;堤上私搭乱建,渠中开荒种地;异味、蚊蝇更是给居民生活带来了影响。本月27日,秦岭防洪渠治理改造工程一期——“引洛济秦”引水工程正式动工,防洪渠不仅将被潺潺而来的洛河水扮靓,更将被打造成景观渠。这众望所归的民心工程、民生工程实在令人期待!
从工程计划看,不仅有望将秦岭防洪渠存在的痼疾一揽子解决,工程还将盘活洛阳城北的部分水系,使防洪渠成为新的城市景观带。引洛济秦、渠道治理、跨渠交通桥改造、跌水改造、新建壅水坝等工程,在保证防洪渠泄洪能力,提升渠边生态环境,解决沿线污水、垃圾、违建、通行等问题的同时,还将为市民提供绿地、亲水平台。工程完成后,漫步大渠边,有景观瀑布可欣赏,有活动广场可休憩,想想都美得很!
值得赞赏的是,对这条城市景观渠的设计,先期已结合了渠边地势地貌、生态特点、商业功能等。当然,良好的景观不仅应该基于当地的自然和历史、文化等,也应该与人们的生活、经济活动和谐互动。工程将延续一年多时间,其间不妨采取多种手段征集市民对设计施工的建议。毕竟,工程讲求的专业化,代替不了居民对环境那些细腻入微的感受和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