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期讲述两宫进入洛阳的经过,这一期介绍两宫兴师动众祭拜关林的情况。
国难思忠臣。慈禧太后和光绪帝在召见巡抚于荫霖时谈及国家遭难,说到伤心处便谈起忠臣,自然谈到了关公,特别是两宫奔逃的第一天晚上曾住在一座关帝庙中,心中多有感触。慈禧太后听文悌说关林是供奉关公首级的地方,当即表示要去祭拜关公。
三国以后,关公的忠义故事在民间流传了数百年,直到明代,帝王们才开始把关公引入殿堂,塑造成忠义的化身。前朝的皇帝为了维护其统治,把关公极力粉饰成千古忠臣,封他为“关帝”、“关圣”,因此修建了关林,以此来为大臣们树立忠臣的榜样;清顺治五年谥封关羽为“忠义神武关圣大帝”;康熙五年加封洛阳关帝冢为“忠义神武关圣大帝林”,立碑奉敕建碑亭。
清朝皇帝是满人,一开始就希望汉人忠于大清王朝,因此更加重视汉学,把关公和孔子封为“武圣”和“文圣”,借以培养汉人的忠心。慈禧太后和光绪帝经过庚子国难,深感需要忠臣效力,祭拜关林具有现实意义。
十九日一大早,慈禧太后和光绪帝及随行大臣100多人前往关林。
洛阳关林是明清时期的一处古建筑群。关林庙是朝廷礼制的祭祀庙宇,与当阳关陵、山西解州关帝庙一起有祖庙的美称。据庙内现存碑记所载,关林在宋元以王称,叫“关王冢庙”;到明万历时始以帝称,叫“关帝陵庙”;康熙时曾叫“关夫子冢庙”,到道光元年,皇上要求按照加封新号称呼,从此以后,碑记中才正式书写为“关林”。
清朝第一次对关林进行大规模修葺是在清康熙二年(1663年),当时钦命提督河南全省地方军务右都督许天宠等16位州县地方官吏,联合捐资“重修关圣帝君庙”;清康熙四年(1665年)、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又进行过两次整修。民国时期,由于战乱不绝,在几十年的时间中,关林仅得到两次局部修整。1932年1月30日,国民政府迁都洛阳,洛阳一时冠盖如云。当时关林围墙常年失修已近毁坏,张学良、刘峙两人“倡议集资,培而新之”。1949年以后至2005年,关林先后又进行过20余次修葺。
十九日上午巳时,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在关林举行祭拜关公仪式。慈禧太后动情之时,下旨发帑银两千两,要求进一步整修关林。不过,当时这两千两白银并没有到位。他们离开洛阳后,文悌也随之调离,加上庚子赔款已经让清政府焦头烂额,随后又开始修卞洛铁路,无暇顾及此事,直到1907年才开始整修关林。
祭拜关公以后,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当场书写了两块匾额。慈禧太后亲书“威扬六合”的匾额挂在仪门,光绪亲书“气壮嵩高”的匾额悬于关林二殿正门上方。两块匾额是在两宫书写之后的半月内刻制完成并悬挂起来的。
清朝皇帝大规模写匾是从康熙开始的,而御匾最多的则属乾隆皇帝;咸丰帝的字拿得出手,因此御笔匾额也写了不少,他在位11年,共写了660块匾。他父亲道光皇帝在位30年,共写了437块匾。光绪与慈禧的书法能力有限,就叫翰林们写好了字,然后自己在上面透过纸绢描写。慈禧也是个好赐匾的人,她的字是后来练出来的,觉得拿得出手时,才亲自手书。关林的这两块匾额,是光绪和慈禧亲书的匾额。不过,如今悬挂在关林内的这两块匾额是后来的重置品。(摘自《洛阳这百年》 紫城 编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