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背景】 《小康》杂志和清华大学媒介调查研究室2日联合发布“2011~2012中国幸福小康指数”,调查显示,收入依然是最影响公众幸福感的因素,健康和婚姻位居其次,“提高工资水平”成为提升公众幸福感最有效的方式。(11月4日《山西晚报》)
六成公众将幸福的前提默认为“工资上涨”,这当然不是因为物化的年代鼓噪了公众逐利的野心,更多的是对生存的惶恐和迷惑以及对物质基础失衡的茫然。
就在前几天,我们还在争论在城市生活月薪多少才不会惶恐。是的,幸福越需要收入“打底”,越说明两个问题:一是在收入分配上,“不幸”的感觉司空见惯;二是在追求幸福的道路上,公共物质性保障绵软乏力。
幸福是什么?尽管每个人对幸福都有自己的定义,有些甚至不靠谱,但不管怎样定义幸福,从“仓廪实”到“知幸福”,确实是一种进步。
当然,关注幸福与幸福的层级显然是两回事情。对普通民众来说,涨工资,眼下确实意味着无上的幸福。譬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劳动工资研究所最新发布的《2011中国薪酬报告》显示,去年,我国居民收入增长远远低于财政收入和企业收入增长,使得居民收入占国民收入相对比重不升反降。底层群体被“平均数”甩得太远,自然难言幸福。
然而,“涨工资最幸福”,又显然不只是实话实说那么简单。一方面,它反映了我们对收入分配改革调整的迫切期待。此前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四季度要着力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制订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总体方案”。如何在初次分配中落实“公平”诉求,最“庸俗”的理解恐怕就是给普通劳动者“涨工资”。
另一方面,它反过来告诫制度设计者,一切幸福与尊严都离不开物质基础的构建,尤其是当我们问询农民工等群体幸福不幸福的时候,基本薪资和公共保障的层级决定了这个问题是脚踏实地还是虚妄无度。有钱的不见得幸福,但没钱的一定不会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