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A11版:洛阳·城事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感恩,请马上行动!
请留心,这里有“路障”
洛阳拜祭团参加成吉思汗龙年威猛大祭
市助学济困联合会成立
送去棉衣,温暖寒冬
滨河北路彩虹桥钢拱合龙
▲九都短波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洛阳商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2 年 11 月 19 日 星期    【打印】  
洛阳拜祭团参加成吉思汗龙年威猛大祭
□记者 孟国庆/文 张晓理/图
洛阳蒙古族后裔前往祭台。
    本报讯 16日至18日,应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有关方面邀请,洛阳蒙古族后裔一行15人组成拜祭团,赴成吉思汗陵参加成吉思汗哈日苏勒德龙年威猛大祭。

    据拜祭团成员李孝斌介绍,哈日苏勒德是成吉思汗的大纛(音dào,古代军队里的大旗,权力的象征),类似于古代征战时使用的长矛,相传是上天赐予成吉思汗并佑助其事业成功的神物。苏勒德也是蒙古族的守护神,是蒙古人战无不胜的精神象征。相传,成吉思汗一次率军在草原上与对手交战失利,损失惨重,士气低落。在他祈求苍天给他力量时,突然半空一道闪光,一个矛状物在众人头顶悬而不下。他命大将木华黎接下,但几次都未成功。成吉思汗许诺用一万只羊祭祀后,矛状物——苏勒德才落定。

    李孝斌说,有关哈日苏勒德的祭祀活动很多,但每逢龙年举行的祭祀最为隆重,被称为“龙年威猛大祭”。大祭从龙年农历七月十四(8月30日)开始,由守护成陵的达尔扈特守灵人将哈日苏勒德“请下来”,在鄂尔多斯的7个旗区进行“游祭”,一直持续到农历十月初五(11月18日)主祭之日,蒙古族的族裔见到哈日苏勒德,纷纷献上砖茶、哈达等祭品。祭哈日苏勒德这一古老传统在蒙古族群众中已经延续了近800年,是成吉思汗祭祀的组成部分。2006年,成吉思汗祭祀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11月18日的主祭日祭祀活动由达尔扈特人主持,祭台供桌上放了81只“羊背子”(也称乌查,是蒙古族的传统佳肴),安放苏力德石龟、长明灯等。祭台右面由近及远依次拴着雄性马、牛、骆驼、绵羊、山羊(五雄),数千名群众带着羊背子、砖茶、哈达等祭祀的供品来到祭台前进行祭拜,接受祭祀主持人的祝福。

    祭祀开始,有复杂而充满象征意义的宰牲仪式,然后达尔扈特人用蒙古语吟唱祭文,内容是告慰神灵、保佑平安、祈求吉祥。整个祭祀活动历时一天,过程肃穆庄严,是所有蒙古族人民心目中最神圣的活动。

    据介绍,今年的主祭日,人们还用81匹枣骝公马鬃更新哈日苏勒德的缨子,同时更新柄和柄衣。新换的柄采用鄂尔多斯准格尔旗山上的柏木,此柏木要在当地的陶亥召(新庙)做好,在达尔扈特的乌兰木伦庙“上色”。

    李孝斌说,此次参加成吉思汗哈日苏勒德龙年威猛大祭的洛阳蒙古族后裔,正是蒙古族大将木华黎的子孙。目前在洛阳居住的木华黎的后裔约5000人,以李姓居多,分布在孟津县麻屯镇、西工区上寨村等地。洛阳的蒙古族后裔在元末迁至洛阳,直到2005年才与内蒙古乌审旗的木华黎后裔取得联系,因此,这也是洛阳蒙古族后裔第一次参加成吉思汗哈日苏勒德龙年威猛大祭。

    洛阳蒙古族后裔参加此次大祭,受到当地媒体的关注,内蒙古电视台、鄂尔多斯电视台对他们的寻根、祭祖之旅进行了详细报道。

3上一篇  下一篇4  
      

≡ 洛阳社区最新图片 ≡

≡ 洛阳社区热帖 ≡

≡ 房产家居 ≡

≡ 汽车时代 ≡

≡ 河洛文苑 ≡

≡ 馋猫大本营 ≡

≡ 聚焦河洛 ≡

≡ 亲子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