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B14版:文娱·聚焦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没想象中残忍,还有一点暖色和幽默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洛阳商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2012 年 11 月 27 日 星期    【打印】  
《一九四二》25日首映,率先观看媒体场的记者普遍认同这是冯小刚电影中最值得瞩目的一部——
没想象中残忍,还有一点暖色和幽默
□据 《羊城晚报》
    25日,主演冯远征(左一),徐帆(右一)携剧中的小演员一同在首映礼上亮相。

    (新华社发)

    冯小刚讲述河南饥荒的电影《一九四二》25日在全国媒体和6061名观众面前亮相。从首映之前举行的媒体场来看,反响不坏,不少记者都认同这是冯小刚电影中最值得瞩目的一部。但是,这也注定是一部争议之作,冯小刚在客观与主观、历史与现实、死亡与生存这些宏大命题中所体现的“态度”,已成为这个岁末的热门话题。

    1    从未出现过的结构

    《一九四二》的结构是最让很多记者感到困惑的,因为它颠覆了以往对电影的习惯性认知。电影的前半段拥有多条线索:刚刚踏上逃荒之路的河南灾民、奋力传播教义的牧师、试图在战争中得到西方帮助的蒋介石、在中国采访的美国记者白修德……到了后半段,大部分线索戛然而止,剩下的只有在无望中继续跋涉的灾民。

    在冯小刚看来,线索的中断是因为它们已经完成了自己的“使命”——1942年那场饿死300万人的大灾难,除了老天爷的捉弄,还来自当时中国复杂的形势。但对于习惯了“善始善终”的观众来说,或许有些难以接受。有不少记者问冯小刚:“后来呢?”还有记者认为,叙事宏大是这部电影的优点,也是缺憾,倒是像《手机》这样从小角度切入的现实主义题材更适合冯小刚,“《一九四二》中的讲述者太多了,他想站在所有人的立场,反而让人觉得没了立场”。

    2    被精心设计的残忍

    从影片开始筹拍,很多人便已经做好了“心理建设”,预备接受超级残酷、血腥、虐心的剧情。到了预告片公布,那饿殍遍野的场景和衣衫褴褛、满面尘土、难以辨认的明星,也印证了这个结论。但看完成片,关于影片的残忍度,人们的看法却分成了两极:一半说“还好”,毕竟除了少量日军轰炸灾民的场面以及张默扮演的长工被一刀刺穿脑袋的镜头,所谓“血肉横飞”的场景并不多;一半却说“过了”,因为仅婆婆掀开刚刚饿死的儿媳妇的衣襟,企图让出生没几天的孙儿再吸两口其实并不存在的乳汁,这一幕已触痛了不少人的神经。

    而人吃人的传说,被代之以狗食尸;灾民之间也显得比较有序,地主一路带着的粮食没遭到任何灾民的哄抢……这些精心设计过的善意,温暖了整部电影的偏冷基调,却也被部分观影者认为削弱了真实力度。

    3    冷峻叙事中的幽默

    《温故一九四二》小说作者和电影《一九四二》编剧刘震云曾说,他和冯小刚在19年间找到了将小说拍成电影的立足点——中国人面对死亡的态度,一种幽默感。当然,看完《一九四二》你不会觉得这是一部喜剧片,但片中的亮点都是让你想笑又笑不出来,过后还留下些余痛。逃难中,原本只抱着“躲几天灾就回家”念头的地主失了马车和粮食,不得不求助昔日的长工,长工老婆一口答应,因为“他也有求着我们的一天,解气”。地主家的女儿被选到妓院,终于脱离了无粮的绝境,第一晚给恩客洗脚时她俯不下身,笑眯眯地说:“我不是不愿意,我是吃太撑了。”逃难途中,重病老母亲哭喊着要“上吊”,不给儿子一家增加负担,儿子怒吼:“上吊?你头顶有房梁吗?”地主舍不得借更多的粮食给长工,待被游兵抢去后,方心痛哀叹:“早知道该借你一斗……”

    在这些戏剧化的荒诞中,演员并没有给出过度煽情的表演,这一点得到了记者们基本一致的赞赏。

      

≡ 洛阳社区最新图片 ≡

≡ 洛阳社区热帖 ≡

≡ 房产家居 ≡

≡ 汽车时代 ≡

≡ 河洛文苑 ≡

≡ 馋猫大本营 ≡

≡ 聚焦河洛 ≡

≡ 亲子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