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原经济区范围 | |
□据
《河南商报》 《郑州日报》
国务院正式批复了《中原经济区规划(2012—2020年)》。27日,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上,省政府作关于中原经济区建设情况的专项工作报告。国务院11月17日正式批复《规划》,标志着我省推进中原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的“三步走”工作部署全面完成。
“三步走”部署全面完成 进入整体推进新阶段
《规划》的批复实施,使中原经济区建设的目标任务更加明确,发展布局更加清晰,政策支持更加有力。
这是继中原经济区写入国家“十二五”规划、国家出台指导意见之后又一重大成果,标志着我省推进中原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的“三步走”工作部署全面完成,标志着中原经济区建设进入了整体推进、全面实施的新阶段。
30个省辖市3个县(区)1.79亿人纳入规划范围
《规划》对中原经济区的范围进行了明确规定:河南省全境,安徽省淮北市、亳州市、宿州市、蚌埠市、阜阳市和淮南市凤台县、潘集区,山东省聊城市、菏泽市和泰安市东平县,河北省邯郸市、邢台市,山西省晋城市、长治市、运城市。这一区域包括5省的30个省辖市和3个县(区),面积28.9万平方公里,2011年年末总人口1.79亿。这比今年8月7日中原经济区规划启动时的草案多出了安徽省淮南市的潘集区。
走“两不三新”三化协调科学发展路子
《规划》提出“持续探索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新型城镇化、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路子”,并把这条路子作为《规划》编制的主线,贯穿于每一个方面、每一个章节。
强调了要“强化新型城镇化的引领作用、新型工业化的主导作用、新型农业现代化的基础作用,努力开创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新局面”。
明确中原经济区五大战略定位
《规划》进一步明确了中原经济区的“五大战略定位”:国家重要的粮食生产和现代农业基地、全国三化协调发展示范区、全国重要的经济增长板块、全国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支点和重要的现代综合交通枢纽、华夏历史文化传承创新区。
形成“一核四轴两带”放射状网格化空间格局
《规划》按照核心带动、轴带发展、节点提升、对接周边的原则,着眼推动中原经济区一体化发展,促进我省与周边地区互动联动,提出加快形成“一核四轴两带”放射状、网格化空间格局。
“一核”是促进郑州、开封、洛阳、平顶山、新乡、焦作、许昌、漯河、济源9市经济社会融合发展,形成中原经济区发展的核心区域。
“四轴”是壮大沿陇海发展轴、沿京广发展轴、培育沿济(南)郑(州)渝(重庆)发展轴和沿太(原)郑(州)合(肥)发展轴,构筑以郑州为中心的“米”字形重点发展地带。
“两带”就是培育壮大沿邯(郸)长(治)-邯(郸)济(南)经济带和沿淮经济带。
建设五条快速铁路通道 实施郑州机场二期工程
《规划》在交通、能源、水利、信息化、生态、文化、民生等方面,进一步强化了重大项目支撑,明确提出建设郑州至万州、徐州、济南、太原、合肥等快速铁路通道,实施郑州机场二期工程,研究布局商丘炼化基地,推进出山店水库前期等一大批重大项目。
建设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
围绕中原经济区战略定位,发挥河南交通区位优势和航空运输的带动作用,省委、省政府提出了建设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的战略构想,今年7月省政府联合中国民航局向国务院报送了请示。目前国务院已正式同意规划建设综合实验区,我省正在配合国家发改委编制总体发展规划。
《规划》指出,将综合实验区打造成为全国重要的航空港区经济集聚区,成为生态、智慧、和谐宜居的现代航空都市和中西部地区对外开放的新高地,中原经济区的核心增长区域。
国家发改委220亿助力中原经济区
记者从会上获悉,今年,省政府与国土资源部、交通运输部等43个国家部门和单位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或会议纪要,落实了一大批项目,细化了一系列政策,争取了更多的资金支持。其中,国家发改委今年已下达我省建设资金超过220亿元,居全国前列;财政部设立了每年10亿元的中原经济区建设专项补助资金;国土资源部与我省共同研究了“人地挂钩”政策的具体推进措施。
全省重点抓好六个方面工作
会议明确,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我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加快推进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关键时期,我省将主要抓好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推进新型农业现代化、持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深入推进改革开放、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六个方面的重点工作。
其中,把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巩固提升郑州综合交通枢纽地位,开工建设郑州机场二期工程,打造郑州国内大型航空枢纽。构建“米”字形快速铁路网,推进城际铁路和客运专线建设,进一步打通出省通道。
积极开展“人地挂钩”试点,加快完善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巩固资源均衡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