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T06版:回忆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在途中 斑斑血泪永难忘
没出去逃荒的很多都饿死在家里了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洛阳商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下一篇4  
2012 年 11 月 29 日 星期    【打印】  
在途中 斑斑血泪永难忘
饿死的人中,是否有你的亲人?
逃荒的路上,他们又经历了哪些磨难?
八十多岁的刘秀花在回忆逃荒之路。
绘制 莉莎
    □见习记者 张锐鑫/文 记者 李卫超/图

    载着沉重的回忆,电影《一九四二》今日上映。随着电影的播放,那段鲜为人知的河南人逃荒到陕西的历史逐渐浮出水面。在那场大饥荒中,河南有300万人死亡,还有300万人逃荒,逃荒者大部分去了陕西。

    70年过去了,那些逃荒到西安的河南人情况如何?昨日,带着一连串疑问,记者搭乘火车,沿着当年的逃荒路线来到西安,探访逃荒当事人和其后代。

    1 置身西安“道北”,恍若仍在河南

    位于西安市中心的新城区,是住在西安祖籍河南的人的聚居区,这里的老一辈绝大多数是20世纪40年代逃荒到此的。西安火车站以北的“道北”,到处可以看到两鬓斑白的老人,他们用地道的河南乡音交谈着;路边,河南烩面馆、清真羊肉汤馆不时出现,让记者恍若置身河南。

    由于种种原因,记者没有从当地派出所拿到在陕河南人的官方数字。当地居民李根说,新城区很多居民的祖籍都是河南。

    在“道北”,有一个叫真理村的城中村,之前这里叫豫扶村。豫代表河南,扶指的是河南扶沟县,这个村因大部分人祖籍河南,也被称为“河南村”。我们采访的对象,多数居住在这个村子或其周边。

    据受访老人回忆,当时河南大旱,庄稼绝收;又值抗日战争关键时期,鬼子兵临城下,蒋介石“以水代兵”,使黄河决堤,造成河南多处良田被黄河淹没,百姓流离失所。紧接着是连续3年的大旱,为了活下去,数百万河南人被迫背井离乡,拖家带口,向着西安方向逃难。

    为什么会选择西安?综合受访老人们的说法,原因主要有二:其一,陕西和河南毗邻,此前已有部分河南人定居该地,发生饥荒以后,不少人去西安投靠亲人;其二,比起河南,当时的陕西人不多,空余耕地较多,生存压力相对也较小。

    2 有人饿死有人病死,逃荒路上血泪交织

    家住真理村38号的周玉喜,其母陈秀荣今年87岁高龄,祖籍周口市扶沟县,是最早逃荒至西安的河南人之一。周玉喜从母亲口里听到不少逃荒的故事,他也成为悲剧的间接见证人。据他介绍,1942年前后,河南爆发特大水灾,母亲陈秀荣家的农田绝产。当时仅十几岁的陈秀荣,跟着父母,从周口出发,向西安方向逃荒。这一走,就是大半个月。

    今年80多岁的刘秀花祖籍河南平顶山,当年,年仅十几岁的她,和哥哥坐在西行的马车上,开始逃荒。过了两天两夜,他们在洛阳下车,而后徒步走了好几天到达西安。

    刘秀花清晰地记得,在马车上,车主问她“饿不饿”。虽然饥肠辘辘,但胆小的她仍回答“不饿”。可刘秀花面黄肌瘦的,怎么可能不饿?见此,好心的车主给了她一个馒头。那个馒头,是她这辈子吃过的最美味的食物。

    逃荒的路是血泪之路。周玉喜转述他母亲的回忆:“那一路,饿死、病死、出事故死亡的人不计其数。有的人趴在火车顶,由于还要带铺盖等,人群高出车顶不少,过隧道的时候,一些人没意识到危险,连人带行李被隧道顶撞飞;有的走累了,躺在铁轨上休息,睡得太沉,在睡梦中被轧死;有的乞讨要不来吃的,饿死在了半路;那些拖家带口的、老弱病残的人多数熬不过长途跋涉……”

    3 定居异乡,勤劳河南人打拼新生活

    千里迢迢,千辛万苦,河南人到西安后多数在火车站北侧定居下来,形成了如今的“道北”河南人聚居区。

    安定下来后,首先要解决居住问题。据周玉喜介绍,早期的住所,是在地上挖个坑,坑四周支上木架、砌上砖瓦,再在屋顶盖上茅草——这就成了一个家。

    为什么要在地上挖个坑?周玉喜说,这就是河南人聪明的地方,在地上挖个坑,地上墙面就可以少一部分,这样就节省了材料,减少了成本。

    有了住所,就是解决吃饭问题了。据刘秀花讲,当年的火车站附近,有个叫做大华纱厂的大企业,最早的一批河南移民大部分被该厂吸纳为纺织工人。此外,也有河南人在火车站当搬运工,或是在当地富贵人家打散工。由于战乱时期物价极不稳定,收入多是用面粉或烧饼结算的,小麦面、豆面、棒子饼等成为当时的“通用货币”。

    那次逃荒造成多少伤害,从老人们伤感的表情中便一目了然。在走访“道北”河南人聚居区的过程中,一听到记者来自河南,希望了解几十年前逃荒的经历,不少老人不愿再提,还有一些老人在哽咽中回忆往事。

    在真理村,一群满头白发的老太太聚在一起聊天。记者走去向其中一位老太太说明来意后,她突然伤感地哭起来,一边哭一边摆手说:“事情都过去了,不要再提了。”

    虽然过去经历过痛苦,但他们对现状很满足,对未来也很乐观。接受采访的老人,多数已经儿孙满堂,在西安安度晚年。

下一篇4  
      

≡ 洛阳社区最新图片 ≡

≡ 洛阳社区热帖 ≡

≡ 房产家居 ≡

≡ 汽车时代 ≡

≡ 河洛文苑 ≡

≡ 馋猫大本营 ≡

≡ 聚焦河洛 ≡

≡ 亲子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