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绘制
雅琦 | |
核心提示
日前,备受各界关注的《中原经济区规划(2012-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正式获得批复,(详见本报昨日B01版)《规划》为中原经济区的大发展描绘出了美丽蓝图。
在这份蓝图中,洛阳的发展空间有多大?洛阳老百姓的生活能得到多大改善?
昨日,我们邀请洛阳市“十二五”规划专家组组长、洛阳理工学院经济学教授肖毅,从《规划》中挑选出与洛阳有关的内容进行了解读。
▲关键词 收入
家庭收入是老百姓最关心的话题,在中原经济区大发展中,咱们的收入能提高多少?
解读:8年后,城镇居民人均年收入达4.48万元,农民人均年收入1.446万元。
肖毅说,十八大报告在老百姓收入的问题上,提出了“倍增计划”,即未来将“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
《规划》中对此也有一种提法,即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力争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城镇居民人均收入与全国平均水平差距进一步缩小。
肖毅表示,现在是2012年年底,如果我们以今年我市的国内生产总值、城镇居民人均收入和农民人均收入这个基数来算,8年后,国民收入翻一番没问题。
“届时,洛阳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将达到8.26万元,城镇居民人均年收入将达到4.48万元,农民人均年收入为1.446万元。”通过掌握的第一手数据,肖毅给出了答案。
那么,这一收入在全国、全省的地位又是怎样的呢?
我们了解到,《规划》提出的中原经济区经济规划指标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将达到6万元,城镇居民人均年收入达到3.8万元,农民人均年收入达到1.6万元。
“两组数字对比,洛阳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和城镇居民收入远远高于整个中原经济区的整体水平,农民的人均年收入略低一些。”肖毅说。
▲关键词 战略定位
未来的中原经济区该如何建设?洛阳在其中的发展空间有多大?
解读:现代农业基地、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五大战略定位,洛阳处处有机会。
肖毅介绍,五大战略定位分别为:国家重要的粮食生产和现代农业基地、全国三化协调发展示范区、全国重要的经济增长板块、全国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支点和重要的现代综合交通枢纽、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
“在这五大战略定位中,洛阳处处有机会。”肖毅说。
比如国家重要的粮食生产和现代农业基地。肖毅认为,现代农业,需要水利和农业机械化来支撑,而洛阳拥有的拖拉机厂为实现农业机械化起了非常大的作用,洛阳应抓住这一机会,争取成为全国农业机械化的中心。
在肖毅看来,最值得洛阳人兴奋的是第五个战略定位: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
他认为,在这个定位上,洛阳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这一定位,对洛阳来说是个绝好的机会,我们一定要抓住这一机会,将它与我市的国际文化旅游名城建设结合起来,利用国家大力推进大遗址保护的契机,深入挖掘洛阳的历史文化内涵,提升文化的软实力,用现代的形式传承我们的文化。”肖毅说。
▲关键词 “一核四轴两带”
中原经济区未来的空间格局是怎样的?洛阳在其中占据着怎样的地位?
解读:地理位置优越,科研实力一流……“一核四轴两带”中,洛阳位置很突出。
《规划》提出:按照核心带动、轴带发展、节点提升、对接周边的原则,着眼推动中原经济区一体化发展,促进我省与周边地区互动联动,提出加快形成“一核四轴两带”放射状、网络化空间格局。
肖毅分析,“一核”指的是以郑州为中心的河南的9个核心区域,洛阳虽然是其中之一,但作为河南省的副中心城市,完全有理由成为中原经济群发展的有利支撑。
为什么这样说?肖毅用事实来论证:在整个中原经济区的30个纳入规划范围的城市中,洛阳的GDP、工业产值都占据第二位的好成绩。不仅如此,洛阳的工业技术含量是所有城市中最高的,洛阳的科研实力也是一流的,洛阳的国家级实验室、工程实验室、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甚至国家级科研院所以及研究成果都远远领先于其他城市。“基于此,洛阳在核心城市中,应该有更大的担当和作为。”肖毅说。
此外,在“四轴”中,洛阳的地位也很突出。肖毅说,“四轴”,就是加快东北西南向和东南西北向运输通道建设,构筑以郑州为中心的“米”字形重点开发地带,形成支撑中原经济区与周边经济区的基本骨架。
肖毅说,“四轴”涉及的一些城市,不少和洛阳一样是以资源型为主的城市。他认为,建设中原经济区,必须加快经济结构和发展方式的转变,在这一转变过程中,洛阳的发展余地很大、空间很足,应当抓住机会,发挥示范和引领作用。
▲关键词 农民、农业
河南是农业大省,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广大农民能得到多大实惠?
解读:加大农业各项补贴力度,被征地农民补偿标准提高……农民将得到更多实惠。
对农业的各项补贴力度将加大。《规划》显示,关于粮食生产核心区政策支持分别为:稳步扩大对种粮农民的农资综合补贴规模,扩大良种补贴范围,继续实施花生、生猪良种补贴,加大农机购置补贴力度,重点向粮食主产区倾斜。中央预算内投资对粮食主产区基础设施和民生工程建设给予重点支持。
被征地农民补偿标准也将提高。《规划》指出,将完善土地征用制度,提高被征地农民补偿标准,及时足额安排保障资金。加大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力度,重点支持改善民生和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大对特殊困难地区农村公益性项目建设支持力度。
《规划》还指出,探索建立耕地保护补偿机制。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逐步实现集体建设用地与国有土地同地同价。规划推进工矿废弃地复垦调整利用试点,鼓励未利用地开发利用。研究探索对损毁的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开发整理成园地的,按土地整治项目管理,并经国土资源和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共同认定能调整成耕地的,可视同补充耕地。
此外,《规划》还提出拟设农村金融改革实验区。肖毅认为,这对农村金融业的发展是一个利好消息,一旦实施,将有利于民间资金进入农村领域,对农民和农业发展带来很多实惠。
相关链接
中原经济区建设网友也很关注
□见习记者 程芳菲 整理
《中原经济区规划》的出台,引起了众多网友的关注,这两天,大家纷纷发帖,表达自己的看法和对未来的期盼。
网友“寸草报春晖”:一个地区的发展靠政策的扶持固然重要,但个人感觉还是应该“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等自己的特色鲜明到一定程度,自然会有领导的关注和政策的扶持。加油,洛阳!
网友“玉人”:要打造中原经济区,根文化元素必不可少。洛阳是河洛文化的发祥地,以周文化为代表的儒家文化应是河洛文化的主流文化,同时也是影响中国数千年历史进程的主流人文精神。因此河南需在洛阳打造“周文化圈儿”,进一步开发“孔子入周问礼”的现实价值,从而研发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文化价值,真正把中原文化“树大根深”影响世界发展的历史文化学说做大做强,实现旅游、文化产业的双丰收。
网友“中原小旋风”:家乡一直在搞产业集聚区,个人觉得河南的产业发展应当在两个方面:一是根据我省劳动力资源大省的这个现实,统筹发展高新科技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不能急功近利。二是我们要着眼长远,在招商引资等方面积极扶持本地企业的成长。在发展产业集聚区时我们要充分准备,认真规划,不能单纯为了建设而建设。要走一步,看两步,想十步,实现产业结构又好又快地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