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著名学者叶鹏 |
| 洛阳师范学院党委宣传部部长安锋 |
| 河南科技大学报编辑部主任韩卫红 |
| 东方神韵翡翠洛阳区域经理韩烁 |
| 市民政局退休干部、逃荒亲历者杨耀 |
| 晚报新闻人物——在洛河勇救落水者的河南科技大学学生代表赵兴坤 |
| 本报特刊《一九四二·河南洛阳》封面 (资料图片) |
|
□记者 孟国庆 赵夏楠/文 见习记者 张斌/图
核心提示
电影《一九四二》和晚报《一九四二·河南洛阳》特刊引发的热度持续升温。11月30日下午,洛阳奥斯卡广百国际影城和《洛阳晚报》联合组织观影活动,受邀著名学者、逃荒亲历者、晚报新闻人物等观赏完影片后,围绕晚报特刊和电影展开讨论。
“《一九四二·河南洛阳》特刊体现了《洛阳晚报》的人文关怀。电影中,(灾民)一百多天的逃荒之路,实际上是中华民族心灵历程的自我记忆。”著名学者叶鹏这样总结道。
读特刊
读完特刊,就特想看看电影是如何展现这场灾难的
“我很欣赏这份特刊!”叶鹏在座谈时开宗明义地说,“这个题选得好!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河南发生的那场大饥荒,洛阳是绕不开且不可回避的一部分。电影没有对饥荒时的洛阳进行详细描述,《洛阳晚报》组织大量人力、物力对这段历史进行了挖掘,不仅是对电影的补充,而且是对人的关怀、尊重和爱护,体现了《洛阳晚报》对历史和读者的尊重,也体现了《洛阳晚报》的人文关怀。”
韩卫红谈及特刊时说,11月29日拿到《一九四二·河南洛阳》特刊后,就想好好看一下,了解一下这段不为人所熟知的历史。特刊刊载的内容很翔实,既有史料记载,又有亲历者回忆,真实再现了那段不堪回首的历史。“看了特刊,就特想看看电影是如何展现这场灾难的。”
安锋说,观看电影《一九四二》时配上《洛阳晚报》的特刊,可给观影者一种全新的观影体验。看完电影走出电影院后,观影者或许很快就会忘记这场电影,但报纸能一直保存下来。拿起报纸跟家人、朋友讲述那段历史、那场灾难,可以让更多人从灾难中得到反思。
看电影
电影细节展现的苦难让善良得到了最好诠释
看完电影,叶鹏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叶鹏说,老东家、花枝、拴柱、白修德……这些本没有什么交集的人,因为苦难在逃荒路上走到了一起。苦难催生了一些助纣为虐的恶行,也催生了美好:花枝卖了自己,换来拴柱和孩子活下去的机会;拴柱以跳车来承担对两个孩子的责任和道义。这些电影细节展现的苦难,让善良得到了最好的诠释,表达了中华民族在战胜苦难时展现出的人性、人道和人情。洛阳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洛阳文化的魂就是这种亲情和乡情;亲情和乡情产生的凝聚力,是推动中华民族前进的根本力量。这部电影朴素、准确地指出和展现了这种力量——“苦难是冰冷的,人心是温暖的”。
“看了电影后,我感同身受。”杨耀激动地说。1942年大饥荒时,杨耀年仅6岁,他跟随母亲和哥哥一同从老家逃荒至西安,电影《一九四二》中,灾民挤火车的一幕让杨耀印象尤为深刻。
安锋说,电影《一九四二》代表了一个时代的思考。当前,在我们吹响迈向小康社会号角的同时,拍这样一部有关饥饿的电影,是为世人敲响时代的警钟,防止灾难再次发生。近年来,我国拍摄的许多电影都折射出了时代的特性,例如《赵氏孤儿》、《关云长》等,虽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故事,但从当代人的角度去拍,体现了一个时代的思考和印记。
谈感受
70年前的这场灾荒使我们对“幸福是什么”有了更深的理解
韩卫红说:“我们这些年轻人,对饥饿没有什么感受,通过电影回顾那段历史,让我们对‘幸福是什么’有了更深的理解和体会。对当时的人来说,有口吃的就是幸福,能躲过炮弹就是幸福……幸福其实就是这么简单。”
“看电影前,我几乎不知道那段历史甚至都没听说过1942年的那场大饥荒。”赵兴坤说。看电影前,《洛阳晚报》特刊《一九四二·河南洛阳》为他介绍了电影中一些他所不了解的历史。电影《一九四二》中的美国《时代》周刊记者白修德不畏艰难险阻奔赴重灾区,只为获得更真实、更完整的资料,这一点触动了他,也提醒他作为年轻的一代要时刻铭记自己肩负的使命。
韩烁表示,作为80后,那段历史离自己有些遥远,仅有的信息也只是从老人口中得知的零星片段。通过电影和本报特刊的再现,她感受到了那场灾难的可怕以及灾难给当时的老百姓带来的巨大痛苦。
“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遗忘比灾难更让人无法忍受。看看过去,我才觉得我们现在不愁吃穿的生活是如此幸福,我们一定要珍惜现在的生活。”韩烁不禁感叹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