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小的时候,总喜欢追着大人问“为什么”,朋友们都说,爱问问题的小孩善于思考,长大了聪明。我自然很开心,可是,儿子的提问,也制造了很多令人捧腹的“囧事”。
在儿子刚刚1岁时,因为工作忙,我们把他送到了幼儿园。小家伙很快就弄懂了,“打架”、“打坏东西”的小朋友都不乖,老师会“打屁屁”;小朋友生病了,也会在屁屁上“打针”,很疼。因此,在儿子的心目中,“打”是一个坏字眼。
有一个周末,我们带他去公园,因为时间有点紧张,就准备“打的”。儿子一听有“打”字,一副疑惑的样子,问我“为什么要打的”,我还没来得及回答,就有一辆出租车停在我们旁边。上车后,儿子还没忘记刚才的问题:“妈妈,我好好地坐在车上,绝不打车。老师说了,打人的小朋友不乖,我不打人,也不打车!”
儿子的话,弄得司机师傅一头雾水。听了我们的解释,司机师傅笑着直摇头。
后来,儿子遇到了生活中更多的“打”:隔壁的阿姨喜欢打毛衣,打毛衣就是织毛衣,说明阿姨心灵手巧;住对门儿的叔叔总是在单位食堂就餐,每天要在单位食堂打饭,打饭就是买饭。儿子每弄懂一个“打”字,就有一个好玩的故事。 (陆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