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小学生张耀轩下午放学后回到家,匆匆扒拉几口饭就跑去上课外网球课了。晚上8点半,他一脸倦意地回到家。时针指向了9点半,可张耀轩还在奋笔疾书赶作业。“先去睡吧。”妈妈走过来催促他睡觉。张耀轩欣然丢掉手中的笔,回了自己的房间。
第二天一早,张耀轩带着未完成的作业,来到广州市天河区华阳小学,将一张字条交给了班主任邓老师。邓老师阅毕,竟然一句批评也没有。
这张字条有怎样的背景?其实,上面只有张妈妈写的一段话:尊敬的邓老师,非常抱歉!我的儿子张耀轩因为晚上参加网球训练而推迟了做作业的时间,直到9点半仍未完成……
这样的“特权”并不只有张妈妈拥有,华阳小学任何学生的家长都可以给出这样一张“特赦”字条。学生没完成作业,凭父母字条就可免于挨批受罚,这种事情在广州部分小学真实存在。这一场变革的扳机,正由“弹性作业”制扣动。
作业如何有弹性?“弹性作业”制能否让泛舟题海、叫苦连天的莘莘学子重返快乐彼岸?
1 做作业有了“截止时间”,只能写到9点半
“您可以根据您和孩子的需要自行选择做老师布置的作业……如果少做或不做作业时,请及时写一张字条或发一条短信给老师即可。”最近,广州东风东路小学学生的家长收到了班主任的“特赦”短信,学校作业不再是“必修课”,变成了“选修课”。
这样极富人情味儿的作业令,源自“弹性作业”的制度改革。
东风东路小学的“弹性作业”制度,可溯源到2009年“无作业日”的尝试。学校规定,除了双休日,学生每周还能享受一天“无作业日”,届时语文、数学、英语三科的老师都不会布置家庭作业。
类似的改良同样在广州华阳小学落地生长,一条“作业绿色通道”向全校学生敞开:一、二年级原则上不布置书面作业;三、四年级三门主课书面作业总量不超过45分钟;五、六年级三门主课书面作业总量每天控制在1小时内。学校、家长共同确保孩子每天的家庭作业在晚上9点半之前完成;如由于作业过量或其他特殊原因,学生在晚上9点半前仍未完成当天作业的,家长可以书面说清理由并签字,让孩子第二天交给老师,由老师决定未完成的作业是否补交或免交。
为了鼓励全班同学集体高质量地完成作业,华阳小学也借鉴了“无作业日”的设立——如果全班同学本周表现很好,比如拿到了流动红旗或作业完成得都很好,老师会选定一天为“无作业日”,同学们当天就可轻装回家。
2 弹性制度一箭三雕,学生、家长、老师都获益
去年的一个场景,在华阳小学原校长、现天河区教育局副局长王建辉的脑海里始终挥之不去——一场令老师和家长“双满意”的校园演出,却激起台下孩子的连声抱怨:“每次演出都是那些同学,真没劲儿!”“坐在大操场里动也不能动,无聊透了。”
王建辉感到震惊,校园是学生的校园,千万不要用成年人的标准设计它,“教育的全部秘密就在于激发孩子的自主愿望,通过巧妙引导,让他们学会自己安排自己的时间,处理自己的问题”。
“作业绿色通道”的实施,远比减负初衷要来得一箭“多”雕。“孩子自我管理能力得到了提升,现在绝大多数孩子都用不到‘绿色通道’,他们既能按时完成作业,又能参加不少课外活动。”华阳小学副校长陈丽霞说,“这项措施也倒逼家长更关心孩子的学习,家长总不好意思老给老师写说明书,自然会主动帮助孩子合理安排时间。”
这项措施,对老师的教学设计而言也是一个不错的“诊疗器”。华阳小学六年级二班的班主任邓燎坦言:“如果很多学生都不能在9点半前完成作业,说明你布置的作业太多。”以往老师布置作业时基本不会去想布置得是否合理,现在学生完成作业的情况促使老师去提高作业设计的能力,力争布置“少而精”的作业,“向40分钟要效益”。
减负之后,学生的学习成绩会不会受到影响?“很稳定,没什么变化。实际上做作业的时间和学习成绩并不成正比,有时候休息得越好,学习效率还越高。”邓燎说,11月进行的广州市小学生语文能力竞赛,前10名中有2名来自华阳小学,该校的成绩是天河区最突出的。
“这项措施是不让作业成为孩子们的负担,突破‘唯成绩论’的陋观,从而保证孩子身心健康、全面发展。”陈丽霞总结。
3 试水学校依然有限,更多学生仍在题海挣扎
“无作业日”也好,“绿色通道”也罢,大多数家长对这样的改革之举大加赞赏。
“现在小学生的作业越来越多,每天稍微玩一下,就要做到晚上11点,让人看着都心疼。有的数学题连我这个大学毕业的都辅导不了。”家住天河区的吴先生大发感慨,他的儿子上小学六年级,作业多不说,还都是机械、重复的内容,“比如语文,要求从一段文字中找出几句话,你说这有什么意义?”他很羡慕华阳小学和东风东路小学的孩子。
同样怀抱羡慕之情的一名家长抱怨,今年刚上一年级的女儿除了要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还要做课外习题和预习书本,少年宫绘画课也有作业。“我觉得老师布置作业应该求精不求多。比如一年级的数字、拼音练习保证质量地完成1到2页即可,而不是必须完成10到15页的数量。”他感慨道,教育要改革,不改革,孩子就没有快乐。网友“biyideng2004”诉苦说孩子的基本睡眠实在无法保证。
“不做作业不行,作业太多也不行。只要孩子在特定的时间认真去做作业就行了。”东风东路小学的学生家长曾先生对学校的做法很满意。
记者手记
素质教育不能总是“小打小闹”
素质教育热热闹闹地谈了多年,一直局限在搞点特长、看点课外书的小打小闹。广州部分小学的探索,算是有了一点实质的进步,但在现行制度下前途未卜。
众所周知,不突破应试教育的藩篱,不会有真正的素质教育。但当制度、观念层面尚未改变时,也并不是无可作为。广州“弹性作业”制的实践说明,我们至少可以先从教育科学的构建开始。
教育是门科学,竞争的需求再强烈,也必须按规律办事。就算是为了分数,作业也不是越多越好,学习的时间也不是越长越好。目前,无论是教育科学还是主管部门,对如何布置作业,都还没有一个可供参考的科学理论体系和实践指导。大多数老师和家长认为,要让学生学习好,考出好成绩,就一定要多做作业,多考试,多练习,为此牺牲课外活动时间甚至睡觉的时间也在所不惜。而当前作业科学化、合理化的努力,还只是少数学校老师的丁点摸索。
如何补齐我们在素质教育理论研究上的短板,特别是将这些知识转化为对中小学教学实践的切实可行的指导上,我们真的有很多工作可以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