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im (资料图片) |
|
对话人:Tim 3年前,因为对道家学说着迷,大学主修哲学的美国人Tim来到老子生活了大半生的地方——洛阳,成为河南科技大学的一名外教。让他意外的是,他的不少学生对老子、孔子等古代思想家及其学说都不太了解,对传统文化也鲜有兴趣。(见4日本报A13版报道)
本报新闻观察员洛谭昨日来到Tim家里,就学子们该如何认识和学习传统文化和他进行了对话。
洛谭:从奥数到英语,从钢琴到舞蹈,中国的学生打小就学了不少东西,但很多人对传统文化缺乏了解。
Tim:是的。在我看来,中国学生的学习动机过于功利,对于不能直接变成“钱”的知识是不感兴趣的。我在课堂上常跟学生聊起老子、庄子,学生们却说“Oh, it's a waste of time(这是在浪费时间)”。
洛谭:也许你并不清楚,他们的压力很大,毕业后要面临很多现实问题,熟读《道德经》未必有熟读英语书管用。
Tim:我尽管非常理解,但还是心痛。或许老子和庄子的思想不能对他们找工作有实质性的帮助,但是能提升他们的精神层次和生活品质。
洛谭:美国向来是一个最务实的国家,实用主义的思潮就是在美国的土壤里生长起来的。
Tim:美国变得物质和现实,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但我们逐渐发现,丰厚的物质并不能保障心灵幸福。现在的美国人开始关注艺术、宗教等。
洛谭:作为一名外籍教师,你觉得中美教育有什么不同?
Tim:美国的历史很短,所以我们研究的大多是希腊、英国甚至德国的著作。就高中来说,美国的教育不比中国高明,美国的老师们会引导学生了解一些经典著作,但学生对这些并不感兴趣,他们更喜欢电脑游戏、电影和音乐。美国高中向学生推荐的书目,很多是政府希望学生读的,学生会觉得很枯燥。美国的大学要好很多,大学生们可以进行充实而深入的学习。我觉得中国的大学在这方面可能做得还不够。
洛谭:你觉得中国的教育有什么特点?
Tim:对学生质疑精神和创新精神的培养似乎不够。为活跃气氛,我曾在课堂上号召大家反对、驳斥我的观点,但遗憾的是没人站出来。中式教育给我最深的感触就是功利化。有一点我不太明白,许多老师、学生、家长都喜欢“有用的东西”,令我诧异的是,教育动机是追求现实,却没有采用相应的教育方式。我感觉,不少学校的教育与现实脱节很厉害。我看过中国的英语教材和试题,坦白说,很多题目我都搞不清楚,学校教的很多东西是生活中用不到的,真正能用到的,学校却不教。
洛谭:学生们终将成长为社会的中坚力量。作为中国学生的老师,你认为多年后他们和美国的同龄人,谁会更出色?
Tim:这很难说,放在大环境下讲,中国的进步速度是全世界公认的。谁也没想到中国会在经历了数次文化断裂之后,今天仍如此强大。美国现在的问题其实很多,许多政策都在扼杀国家的创新精神,这对孩子们的发展当然很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