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继续介绍吴佩孚修建洛阳天津桥的情况。
隋时,洛阳的漕运已经非常发达,大运河的开凿以洛阳为中心,西到长安,东至海边,南达余杭,北抵涿郡,水上交通十分便利。为了保证在洛水两边重建东都的物资供应,隋炀帝下令在洛水上兴建了天津桥。
据《元和郡县图志》记载:“隋炀帝大业元年初造此桥,以架洛水。用大缆维舟,皆以铁锁钩连之。南北夹路,对起四楼,其楼为日月表胜之象。”这座用铁链联结、大船构成的浮桥长500米左右,是中国最早的大型浮桥,也是我国首次记载用铁链联结大船只的桥型。
由于隋朝只有几十年时间,唐朝时浮桥改建为石基桥,又称“洛阳桥”。在后来的千年时间里,天津桥多次被冲毁重建,到清末时天津桥已不见踪影。
据当年的水文资料记载,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回銮那一年,洛阳大旱,下游几乎断流,大清渠和大兴渠首洛河的水深不到一尺,水宽不到丈二,所以说到关林去也不是什么难事,文悌在河上架了个浮桥也不用费多少事。
吴佩孚屯兵洛阳后,洛阳成为直系军阀统治的军事中心。当时,河南省的较大型桥梁仅有八九座,而洛河上没有大型桥梁,不能通行军车,这给吴佩孚的军事行动带来不便。他决定在洛河上建一座钢筋混凝土桥梁。
也是机缘巧合。1921年,实业家张謇组织的上海北方工赈协会会员来到洛阳,吴佩孚利用这个机会,发动社会各界出钱出工,开始在洛河上修建大桥。此桥于1922年6月建成,长206米、宽6.1米、23孔,钢筋混凝土结构,为中原地区第一座现代化大型桥梁。
大桥建成时,吴佩孚非常高兴,请来文人墨客为大桥命名,但大家讨论半天,也没有起出合适的名字。吴佩孚最后拍板:这座大桥附近原是隋唐天津桥遗址,“天津晓月”乃洛阳八大景之一,我看也不必起新名字了,仍叫“天津桥”吧!他请人在该桥第12孔上方内侧镌刻“天津桥”三个隶书大字,桥名上方刻“上海北方工赈协会重建”十个小字,落款为“民国十年”。
据《洛阳市志》记载,大桥建成后,1922年6月28日午后,吴佩孚上桥查看。时值夏季暴雨天,洛河河水开始暴涨,他看到长桥卧波、洛水滔天,很高兴,便站在桥中间,双手合十向上天许愿:“如果我能在洛阳立足成事,请上天保留此桥;若不能,请毁之。”他刚刚许过愿,洪峰随之而来,洪水冲塌了两侧引桥,吴佩孚被困在桥中间,望水兴叹,无法脱身。
吴夫人听到消息后心急如焚。在当时的情况下,根本没有救助办法,岸上的部下急得大喊大叫。附近村民听说吴佩孚被困在桥上,都急忙跑来看热闹,几个会游泳的人也想背着葫芦去救助,无奈水流湍急,刚下水就被冲得老远。工兵营紧急出动,时值天黑,吴夫人吩咐部下立即将运兵的卡车开到洛河北岸,打开车灯照向桥面,为吴佩孚照明,并赏给工兵营重金,让工兵连夜修复引桥。最后,工兵们在北端十几米的断桥上架起几根木头才将吴佩孚救下。一时间,吴佩孚夜困“老吴桥”的消息传遍了洛阳。
时值第一次直奉大战刚刚奏捷不久,吴佩孚的声望达到极点,正在踌躇满志时被困,接下来的几天吴佩孚很沮丧。他本想借洛阳的帝王龙气成就一番大业,却遭遇这种尴尬。桥被冲毁后,老百姓纷纷传说吴佩孚在洛阳待不了多久。后来的事实证明,吴佩孚果然在第二次直奉大战中兵败。
(摘自《洛阳这百年》 紫城 编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