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在全市“六加一攻坚战”中,机制转换是重中之重、难中之难,市委、市政府更是把改革改制作为“六加一攻坚战”进展的晴雨表。这张晴雨表现在呈现怎样的状态?10日,记者跟随市国资委有关负责人,到部分企事业单位感受机制转换带来的变化。
演出多了,劲头足了,文艺院团的活力激发出来了
室外冷风嗖嗖,洛阳歌舞剧院内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大型文艺演出《花开中国》正在加紧谋划,几台大型文艺演出正在加班加点排练……
“改制激发了大家的工作劲头。”洛阳歌舞剧院院长关黎明说。
洛阳歌舞剧院和洛阳市豫剧院、洛阳市曲剧团同为我市市属三大文艺院团,属财政差额补贴事业单位。2009年年初,我市率先开展了这3个市属文艺院团的转企改制工作。2011年6月,该项工作正式完成,这3个单位撤销事业编制,注册成立新公司,各院团在职职工全部与新公司签订了企业劳动合同。
市文广新局副局长张建东介绍,虽然改制的时间还不算长,但一些初步的成效已经显现出来。比如,转成企业后,各文艺院团的用人机制更灵活了,它们开始通过请名角名家、重点培养年轻演员等措施缓解人才断层现象。另外,收入分配方式更加灵活,演职人员的积极性被调动了起来。
“改制之前,中级演职人员月平均工资只有600元到800元。改制以后,演出多了,大家积极性高了,中级演职人员的月工资可以达到2000多元,副高、正高职称的演职人员月工资可达到三四千元。”关黎明说。
正是看到了改制带来的变化,今年,按照上级有关精神,市文广新局又对这3个市属文艺院团开展股份制改造工作。“我们歌舞剧院6个正高、副高职称的领导班子成员和业务骨干率先入股,大家都成了股东,干劲更足了。”关黎明说。
走出实验室,田间看成果,农林科学院的发展动力更足了
梁臣是洛阳农林科学院的总工程师,在果树栽培上有许多新的科研成果。
不过,这些年他的研究成果要么是一堆资料,要么是一本本锁在抽屉里的证书。他最大的愿望,就是让成果走出实验室,走进农民的田地、果园。
如今,梁臣等人的愿望正在一步步实现。
10日上午,当我们在洛阳农林科学院见到梁臣时,他正忙着接听农户们打来的咨询电话。
除了农民的果园,在位于伊滨区的一个占地800亩的都市农林博览园里,梁臣还有一个60亩的实验基地。在这里,他关于柿子树、杏树的最新研究成果已经得到应用。
建设这个都市农林博览园,把它作为新技术的一个普及、推广场所,正是洛阳农林科学院改革创新的一步棋。
洛阳农林科学院曾是市农工委代管的市政府直属的公益性财政全供事业单位。该院院长、党委书记张灿军说,以前大家的主要任务是搞科研,至于成果的推广,大家并不关心。
如何让科研成果得到更好的应用?2011年,按照整合资源、优化组合、服务三农等原则,我市的3个农业科研院所合并组成洛阳农林科学院,内设机构从32个减少到19个,开始按照市场机制运营。
“目前,我们正在和一家央企洽谈投资合作协议,项目落地后,将组建股份制公司,让科研人员和职工一起出资入股,共同为企业的发展出谋划策。”张灿军说。
入股企业,交运集团职工的命运和公司的命运连在一起
说到洛阳的交通运输,大家首先想到的是一运公司、二运公司或市运公司。
现在,这些称呼已经过时。由这三家公司合并而成的洛阳交运集团在洛阳市公路口岸物流中心挂牌。
10日上午,洛阳交运集团一名职工告诉记者:“以前我们公司的小伙子找对象,对方一听是运输公司的,觉得工资低,连面都不愿见。现在我们向别人介绍自己时,说是交运集团的,心里的自豪感也油然而生!”
这种自豪感从何而来?
“成立集团时,我们职工的利益得到了最大限度的保障。”该职工说,自己和其他职工一样,还主动向公司参股,“虽然不多,但至少我们的命运和公司的命运真正连在一起了”。
据了解,在改制过程中,该公司规定,职工按自愿原则选择是否留在新企业并与企业签订劳动合同,符合内退条件的职工自愿选择是否办理内退,不愿意在新企业的职工也可以解除劳动关系,领取经济补偿金。
“虽然是双向选择,但我们始终坚持只有职工选企业,企业不能选职工。只要愿意留下的,企业必须毫无条件地接受。”洛阳交运集团有关负责人说。
不仅如此,在支付事业转企业的补偿金时,公司领导还主动提出和普通职工保持一致,按职工平均工资结算。
这一系列做法,让职工们深深地感受到,领导真正站在了职工的角度考虑问题。因此,改制工作进行得非常顺利。
其实,上述变化都只是我市机制转换攻坚战中的缩影。记者从市国资委了解到,截至11月底,全市列入2011年台账的38户和列入2012年台账的14户国有企业全部按照规定的时间节点和工作目标完成了规定的改革任务;597户市属事业单位在科学分类的基础上,全部完成了清理规范、资源整合、事企分离和内部三项制度改革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