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① |
| ② |
|
这不是真手榴弹,而是一枚练习弹,它承载着姚彤宇一段珍贵的记忆(图①)。
20世纪70年代,刚入伍的姚彤宇每天不是站岗就是参加军事训练,当时,他们训练得最多的就是投掷手榴弹。记得第一次投弹考核,姚彤宇仅投了25米远,不及格,班长为此批评了他。
姚彤宇受了刺激,开始苦练,经常练得胳膊肿疼,眼里含泪。付出总有回报。第二次考核,姚彤宇投了30米远,及格了;又过了一个月,姚彤宇投了35米远,良好;再过一个月,他投了40米远,优秀!
后来,姚彤宇变成了投弹能手,被调到部队的先行班,准备参加全军大比武。可就在这时,他的胳膊发生痉挛,伸不直,团卫生队的卫生员给他的胳膊“判了死刑”:“没办法了,只能打封闭针(麻醉针)减轻疼痛。”那些日子,姚彤宇的内心很不平静,常常问自己:我会不会残废?还能不能参加全军大比武?我的军队生涯会不会就此结束?
姚彤宇决定自己想办法疗伤。每天晚上,他让两个战友帮他压胳膊,每次只能掰开1厘米,他们掰一下,他就疼得叫一声,简直像坐老虎凳,两个战友都捂住眼睛不忍看他。听说历史上有个刮骨疗伤的关羽,谁也想不到,瘦瘦的姚彤宇也是一条硬汉子。他就这样“治疗”了约两个星期,胳膊终于能伸直了。
此后,姚彤宇担任军事教官,教学员们投弹。他曾腰里别满了手榴弹,参加对越自卫反击战,他娴熟的投弹技术在战场上发挥了威力。
姚彤宇退休后,偶尔还会为朋友们表演投弹(图②)。这枚被姚彤宇保存下来的练习弹,将继续陪伴、激励姚彤宇度过余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