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河滩的塑料棚里找到了流浪老汉,他蜷缩在单薄的棉被里,冻得直抖。 |
| 劝说无果,田举只好送给老人一床被子和一些方便面、火腿肠。 |
| 经40分钟劝说,这个流浪者(左)答应田举去救助站。 |
|
□记者 杜武 文/图
42岁的田举是洛阳街头流动救助队队长,他们的工作是救助街头流浪者。
入冬以来,田举夜里频繁加班,在街头寻找需要救助的流浪者。“降温、下雪、下雨的夜晚,露宿街头者最易冻伤。一到这样的夜晚,我们就要加班搜寻。”田举说。15日夜,天寒地冻,记者跟随田举上街搜寻流浪者。
寒夜,街头救助者在行动
我们先到王城广场。田举“追”着一名流浪者苦口婆心地劝,40分钟后,对方终于答应“跟他走”。田举赶紧将其送往救助站,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夜里11点,我们来到王城大桥下,河滩里露宿着一个60多岁的老汉。田举此前已来过两次,但老汉不肯进救助站。“今天晚上太冷了,得过来看看。”田举说。
空旷的河滩上,田举举着手电,找到两棵大树间搭的简易棚子,喊了两声,听到棚子里传来老人的回应。
我们走进棚子,劝说了许久,但老人很固执,不愿去救助站。无奈,田举只好从车上抱下一床被子,又拿了些方便面和火腿肠给老人。
夜里12点,我们跟随田举到谷水寻找流浪者老段。“老段身体有病,我已经3天没见到他了。”田举说。老段经常在热力井盖上过夜,但今晚他又没有出现。我们在谷水转了半个小时,还是没有见到老段。车上有给老段带的食物,没能送出去,离开时田举有些失落。
16日凌晨1点半,田举和另一路同伴在老城会合,大家吃了一碗烩面,结束了一天的奔波。
救助队员的心愿
为了了解街头流浪者的情况对其实施救助,在市区街头露宿的流浪者,几乎都被田举混成了“熟人”。每个降温的夜晚,田举都要在桥下、涵洞、暖气管道等“重点部位”寻找流浪者,劝说他们到救助站接受救助,然后帮其返回家乡。
田举说,我国目前已将强制收容制度改为救助,但是许多流浪人员不了解政策的变化,误以为还是强制收容,思想上很抵触,不愿进救助站。上个月一个晚上,他在劝说一个流浪者时突然遭到袭击,对方一闷棍打在他的大腿上,疼得他眼泪都出来了。田举说,类似这样的委屈,他的许多队友都经历过。多希望我们的工作能被大家理解!救助政策要向全社会多宣传才行。入冬以来,流动救助队已在市区设立了数十块救助指示牌,向全社会公示求助的方式和地址。
田举从事这个工作已经22年了,他说,虽然工作枯燥重复,甚至不被理解,但是帮助别人之后的满足感,是做其他任何事情都不能代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