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C03版:经典洛阳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平泉山:繁花落尽碧烟生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洛阳商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2012 年 12 月 18 日 星期    【打印】  
洛阳名山文化⑦
洛阳四面环山,自古有“山河拱戴,形势甲于天下”之称。更难得的是,在数千年的历史积淀中,许多名山形成了自己鲜明的个性,被打上了独特的文化印记,这种现象十分有趣。为此,本栏目特推出“洛阳名山文化”系列,与您一起到部分名山“探幽览胜”,来一次纸上的“冬日之旅”。
平泉山:繁花落尽碧烟生
□记者 张广英 文/图
山隐平泉寺。
雾锁平泉河。
    写下“平泉山”这三个字时,我心中有一种奇异的感觉,仿佛它并非今天那一带毫不起眼的土丘,而是历史烟尘中熠熠生辉的一颗珍珠。

    是的,你没有猜错,这个平泉山,就是洛阳八大景之一“平泉朝游”所在地。1000多年前,它用并不高大的身躯承载了李吉甫、李德裕这对名相父子的山居梦,也撩起了无数后来者的诗绪。

    曾经盛极一时的平泉山庄早已荡然无存,不过,当你到龙门西南5公里左右的伊川县城关镇梁村沟时,就会看到平泉山和平泉河还在那里相依相伴,守护着建在山庄遗址上的平泉寺。

    名相父子爱山居

    “龙门南岳尽伊原,草树人烟目所存。正是北州梨枣熟,梦魂秋日到郊原。”这是中唐名相李吉甫在《怀伊川赋》中的深情吟咏。他对这一带山水的眷恋感染了他的儿子李德裕,于是在龙门西南“去洛阳三十里”的平泉山中,便有了一处著名的唐代私家园林——平泉山庄,也叫平泉庄。从此,“平泉”二字就与李德裕紧紧联系在一起,成了烙在他生命中的一个印记。

    我一直觉得,平泉山能得到李家父子的青睐,算得上一件幸事。何以见得?就拿李吉甫来说,他不仅是唐宪宗时的著名宰相,还是一位地理学家,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地理总志《元和郡县图志》就是他编著的。这样一位见多识广的地理学家都对这里魂牵梦萦,足以证明这片土地有打动人心的地方。

    至于李德裕,更是人称“万古之良相,一代之高士”,被近代学者梁启超推为中国古代六大政治家之一(其余五人为管仲、商鞅、诸葛亮、王安石、张居正)。正是因为他在这里“追先志”营建了平泉山庄,才使得“平泉朝游”成了洛阳八大景之一。

    平泉山庄的前身,是乔处士故居。天宝末年,安史之乱爆发,乔处士避地远游,故居因此荒废,成为平泉山中的一条空谷。李德裕便将其购置下来,在方圆十余里内筑了上百处亭台楼榭。作为唐武宗倚重的宰相,李德裕内制宦官,外平藩镇,颇有威名。因此,“陇右诸侯供语鸟,海南太守送名花”,大家都来捧场,空谷内很快就遍植奇花异草,广集珍木怪石,成了流水潺潺、花木繁盛的世外桃源,又如美不胜收的人间仙境。

    也许是官身不自由,官场斗争太激烈,李德裕对这个可以安放身心的山庄十分钟爱。他留恋平泉山庄的一草一木,为此写了《平泉山居草木记》,并时常感慨:如果能在这里当一名“野人”该多好啊!然而,闲时坐看“月照一山明”, 除了农谷之事皆不关心的生活,对他是一种奢望,因为他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只能把平泉山庄珍藏在内心最温柔的角落。

    在平泉山,李德裕有一位好友叫松阳子,两人常结伴同游。他有《怀山居邀松阳子同作》一诗,其中写道:“我有爱山心,如饥复如渴。出谷一年余,常疑十年别。春思岩花烂,夏忆寒泉洌……”

    流水高山空有情

    在伊川县文化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宋赞斌编著的《诗说伊川》一书中,“平泉篇”共收录自唐至清的诗作112首,其中大部分为李德裕所作,有《思平泉树石杂咏一十首》《思山居十一首》《重忆山居六首》《春暮思平泉杂咏二十首》等。

    但是,“徒有思归意,歌诗盈百篇”,李德裕很少有时间居住在平泉山庄。一生之中,他大概只在平泉山庄住过3次,其中一次还是路过,行色匆匆,根本无心观赏风景。也正因此,他的平泉诗中多次出现“忆”“念”“思”之类的字眼。如公元836年秋,50岁的他回平泉山庄小住过一次,后写下《思在山居日偶成此咏邀松阳子同作》:“闲思昔岁事,忽忽念伊川。乘月步秋坂,满山闻石泉……”诗中流露出对平泉山水无尽的眷恋。

    李德裕是河北赞皇一带人氏,出身名门望族,平生最大的心愿却是终老平泉山庄。他在《平泉山居诫子孙记》一文中写道:“鬻(音yù)吾平泉者,非吾子孙也。以平泉一树一石与人者,非佳子弟也。”但公元850年,64岁的他受政敌陷害,客死海南,平泉山庄最终也没有等回自己的主人。倒是当时身在洛阳的白居易、裴度、刘禹锡等闲适文人,没事常到平泉山庄游玩。“狂歌箕踞酒樽前,眼不看人面向天。洛客最闲唯有我,一年四度到平泉。”白居易与李德裕很少来往,他写的《醉游平泉》一诗,道出的是一种自得心情。

    李德裕死后,平泉山庄很快被毁,历代虽有不少人前来凭吊,但已无缘再见平泉美景。到了清代,他的赞皇老乡安佑写了《平泉旧址》一诗:“相传平泉旧有名,繁花落尽碧烟生。珍花异石归何处,流水高山空有情。”我初读此诗,心中是无尽的叹惋,但后来细想,平泉山水没了奇花异石的装点,反显出另一种纯净与空灵,看来所谓得失,只在寸心之间。

    山寺河谷如初见

    上周六上午,天刚下过雪,到处雾茫茫的。我按事先约好的时间,与市文史专家郑贞富先生一起去了平泉山。

    这是我第二次去那里,路上仍费了不少周折。从洛阳新区到龙门银杏仙庄后,向西经张沟村、北沟村进入伊川县境。因为雾气太重,看不清路,我们只好不停地打听,直到中午时分才到达伊川县城关镇梁村沟,见到了平泉寺的巴流水先生。夏天时我曾为写“洛阳古墓与名人”系列到过此地,是他告诉我晚唐名相李德裕的墓在伊川县城关镇窑底村。

    “当年李德裕的平泉山庄方圆十里,面积很大,咱们现在所处的就是山庄遗址核心区。”巴流水先生带我们来到寺前,看平地流出的汩汩清泉,说,“别看这山不高,但泉水从山中流出,长年不断。天热的时候,常有人大老远跑来取水,还有人用这泉水治好了眼疾。”

    平泉寺依山傍水,环境十分清幽。郑贞富先生说:“这山就是平泉山,包括河谷两岸12座峰;这河就是平泉河,由山中泉水汇聚而成。平泉河在平泉山谷中由西南向东北流淌,最后从伊阙南口流入伊水。当年李德裕的平泉山庄就建在河谷西岸。至于平泉寺,相传创建于北魏,兴盛于唐时,可能是龙门石窟建筑群的一部分,这有待更多的实物来印证。”

    关于平泉寺,洛阳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员李德方先生说,日本平泉文化研究所专家曾专程来这里为日本平泉寺“寻根”,也许将来能通过一些实物,来确定洛阳平泉寺与日本平泉寺的渊源。

    我来到雾中的平泉河边,河面平静如镜,林中积雪尚未化完,对岸山峰若隐若现,幽静得只能听到泉水流淌的声音。当年的平泉山庄究竟是什么样子呢?我还是忍不住怀想。在《诗说伊川》的“平泉篇”中,有比李德裕大20岁的唐代著名诗人张籍所作的《和令狐楚》一诗,其中写道:“平地有清泉,伊南古寺边。……探幽皆一绝,选胜又双全。”我突然觉得,这不就是眼前情景的写照吗?既能探幽又能览胜的平泉山水,模样还一如初见。

      

≡ 洛阳社区最新图片 ≡

≡ 洛阳社区热帖 ≡

≡ 房产家居 ≡

≡ 汽车时代 ≡

≡ 河洛文苑 ≡

≡ 馋猫大本营 ≡

≡ 聚焦河洛 ≡

≡ 亲子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