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背景】 “我上网充话费输错了号码,没想到人家很快就把话费还回来了。我想借《洛阳晚报》对她说声感谢。”昨日,读者孙女士致电本报,想感谢新安县一位姓李的女士。李女士坚持不透露自己的姓名,只是说:“不是咱的东西就得还给人家,这是应该的,没啥好谢的。”(见本报昨日A09版报道)
在生活中,我们不可避免地会遇到麻烦事,会遇到矛盾与纠纷。当权益受损时,法律法规便成为有力的维权武器。但要看到,“硬杠杠”不是万能灵药,不仅在抚慰精神、解除困惑上常难有作为,甚至在解决个别现实问题时也有局限。这则报道中的孙女士,因为自己的过失充错话费,那么即便被错充者不返还话费,孙女士也无能为力。问题最终得以解决,靠的还是人与人之间的理解与互让。
“硬杠杠”带来秩序,在保证社会生活有条不紊运行方面不可或缺。不过,最有效的,往往未必是最好的。在矛盾激化到不可调和时,强制手段会表现出有效性,但同时具有“破坏性”——生活中各种丰富的、感性的、多维度的问题,由它处理往往显得简单化,让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成冷冰冰的法律关系。
宽容与理解,忍让与大度,设身处地,将心比心,这些充满温度的词语并不虚空,它们存在于生活的角角落落,存在于每个人的心中。当它们的力量得以展现时,生活的质感和温度才能得以体现。
硬性的规定与温软的人性,这两种匡扶社会前进的力量其实并行不悖。前者明确人们行为准则的最低点,告诉大家必须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后者明确人们行为准则的最高点,激励着大家去选择好的,摒弃不好的或者不那么好的。所以,不论我们的社会已经有多么完美的“硬杠杠”,人性的力量仍不可或缺。
试想,在兄弟间发生财产纠纷时,在挚友之间产生借贷矛盾时,在两代人之间出现赡养问题时,诉诸法律,问题可能得到解决,人心难免不受伤。当血脉相连的兄弟一刀两断,无话不谈的挚友形同陌路,操劳一生的老人凭一纸文书才能得到照顾,谁的心能安宁,哪个才是赢家?
毕竟,生活寻求的是一种温馨祥和的感觉——让人情的温度热一点,再热一点,寻常日子才能总被温暖包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