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绘制
赵韵 | |
编者:思想决定高度,理念引领行动。洛阳教育的发展离不开正确教育理念的引领。一年来,洛阳的教育专家、睿智校长以及关心洛阳教育发展的各界人士通过《教育周刊》传递了最新、最好的教育理念,让读者受益良多。
回顾是为了更好地前行,在新年的第一天,我们萃取这些教育理念的精华,与读者一起分享,愿洛阳教育在新的一年里更上一层楼。
发人深省篇
△苏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专家):自信心是孩子成长的“必需品”,它就像催化剂一样,可以将孩子的潜能充分调动起来。自信心不是唾手可得的,孩子要多去实践,努力完成一些自己认为困难的事情,自信心就会随之而来。
△韩经权(市教育局副局长):人在一生中要扮演多种角色,父母是很重要的角色。父母把孩子带到这个世界上,就有责任教育他。苏霍姆林斯基说:“没有时间教育孩子,就意味着没有资格做人。”
△冯建文(西工区教育体育局局长):我们理想中的教育生态环境,是面对鲜活生命的、来自真实生活的、生动活泼的、有利于自由生长的人文环境。而这种和谐的生态环境的营造,又反过来促进人成长,促进学校科学发展,促进区域教育腾飞。
△焦绍敏(瀍河回族区教育局局长):校长是学校的“领头羊”,“领头羊”的作用就是带领大伙儿朝着一个目标努力奋进。校长在自身成长中要做到“一加一减”,即在行政管理上做减法,在专业化成长上做加法,办学不能仅停留在维持现状上,要从规范的管理提升到更高的层面上去。
△付耙牯(市八中校长):
教育,是一种慢艺术。“慢”就意味着教育者需要平静,需要细腻,需要耐心,需要合理地对待学生的缺陷甚至错误,需要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学生。
△师利峰(市十九中校长):细节决定成败。如果十个细节不注意,不利的因素占到一半的话,最后这件事情能够完成的概率便是1/2×1/2×1/2×1/2×1/2×1/2×1/2×1/2×1/2×1/2=1/1024。
△齐振富(市东方二中校长):学校应该成为学生的精神故乡和心灵港湾。学生在学校学习这几年,留下的不应只是无声而模糊的记忆。学生缺乏色彩的亮丽记忆,是学校的悲哀,也是教育的悲哀。让瞬间的永恒变成永恒的记忆,应该是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
△李学平(市二十三中校长):人做好事和做坏事的潜力都是无穷的。教育的功能首先是引导人多做好事、少做坏事。让10%的优秀人走向卓越,让80%的一般人走向优秀,让5%的有问题的人走向正常,让5%穷凶极恶的人弃恶从善。
△卢跃华(市二十六中校长):课堂上,要让学生“动”起来。这种“动”,不是诸如小组讨论等形式上的热闹,而是真正意义上的思维活跃。
△乔宏超(老城区坛角小学校长):学习是一种能力,能力有大小、强弱之分。我们不能用恒定的分数去衡量千人千面的学生。尊重学生,就要尊重差异。因为,无论什么样的孩子都会长大,关键是我们要提供机会,让孩子的各种能力都能得到锻炼。
耳目一新篇
△胡玉敏(市二中校长):一位教育家说:“如果我手中有权力,谁要说孩子是教育不好的,我就割下他的舌头。”
孩子的可塑性很强,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我们要学会耐心地对待学生,不能操之过急,不能急功近利,应选择正确的方向,锲而不舍。
△陈钢(市六中校长):教学相长,考试不仅是对学生所学知识的检测,更是对学生学习状态、适应情况的检测,同时也是对老师的检测。老师应尽快从对学生的检测中发现问题,属于学生的问题,要帮助学生尽快解决,属于老师教学和管理的问题,老师应立即作出调整。
△李毅(洛阳师范学院附中校长):教育学生就像种麦子,对于麦苗来说,水太多会将麦苗淹死;肥料太多,会将麦苗烧死,所以不能天天浇水、施肥。对于老师来说,知识教育也要慢慢来,如果过度灌输,学生就会厌学,对学习失去兴趣。
△潘文武(市实验小学校长):从某种程度上讲,学校应该是允许人犯错误的地方。孩子犯错误的时候,恰恰是教育的良机,此时他们所明白的道理也许能刻骨铭心。作为老师,要允许、接受和包容学生犯错误,在学生犯错误的时候,教育要及时跟进,这样的教育才是有效的教育。
△崔建社(洛阳国际学校校长):“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让我们在学生的心里点燃照亮他们前程的熊熊火焰,再让他们用自己的能量去尽情燃烧自己的青春。
△曲现民(洛阳工科中等专业学校校长):重视学生技能的培养是职业教育的重要目标。学生就业质量的好坏,不仅取决于学生所掌握的实际技能,更取决于学生的就业理念、敬业态度、纪律观念等,还取决于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自我生存能力等。
△贾容韬(家庭教育专家):喜欢读书的孩子比不喜欢读书的孩子成才的概率大5倍。一个人的学习能力分为四种:阅读能力、写作能力、作业能力、考试能力。阅读能力排在首位。
(记者 杨寒冰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