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20年前,一次小说课上讲《水浒传》,我给学生出了一道思考题:宋朝人很少吃牛肉,在《水浒传》中,餐桌上却少不了牛肉,原因何在?
读《水浒传》,相信大家都有印象:牛肉是梁山好汉的最爱。石碣村里新宰了一头黄牛,阮小二张口就道:“大块切十斤来!”何等豪迈!而好汉们登酒楼、下饭馆,不是“熟牛肉切三五斤来”,便是“铺下一大盘牛肉”。这也让人自然联想到:牛肉是宋朝百姓饭桌上的主打肉食。
然而读史可知,宋朝百姓要想吃点儿牛肉并不容易,人们吃得最多的是羊肉。翻翻《东京梦华录》《梦粱录》《武林旧事》,书中羊肉的做法多得惊人,什么批切羊头、乳炊羊肫、羊闹厅、入炉羊头、羊脚子、羊腰子、羊荷包、 糟羊蹄……可举出几十种。
至于猪肉,古人认为它不如羊肉滋补,吃了容易得病。南宋朝廷招待外国使者,菜单便是“猪、羊、鸡、鹅、连骨熟肉,并葱、韭、蒜、醋各一碟,三五人共浆水饭一桶而已”——唯独没有牛肉。
在古代,历代官府都严禁屠牛,这与中国是农耕社会有关,牛、马是耕田、备战的重要物资。
我把这些背景知识向学生交代后,让他们设想《水浒传》中多食牛肉的原因,答案可谓五花八门。有人说:“小说的特征是虚构,好汉吃牛肉不是写实,只是表现一种反抗精神,官府禁止的事,偏要去做!”也有人说:“反正平时吃不着,在虚构的作品中,不妨‘可劲儿造’。”还有人说:“牛有一股子蛮劲儿,跟好汉的气质相似!”
我的看法不一定比大家高明,说的也绝非标准答案,我认为多吃牛肉很可能跟《水浒传》的乱世背景有关。
在小说中,我们见到那么多强人山寨:梁山泊、少华山、二龙山、桃花山、白虎山、登云山、饮马川、赤松林……这种遍地“盗贼”的现象极不正常。哪儿来的这么多“盗贼”?想来都是破产的农民,为活命聚集到荒山野岭,抱团取暖。战争破坏了农耕经济,农民也只好出此下策。
饥饿成了小说中的隐性主题。书中每逢写到酒馔,无不施以夸张的笔墨,而一些好汉说得再明白不过,什么“替天行道”,什么“保境安民”,他们上山的目的,就是为了“大碗喝酒,大口吃肉”。
回到主题上来:为何梁山好汉多食牛肉而少食猪肉、羊肉?猪、羊的饲养需要稳定的农业环境,这样的环境一旦遭到破坏,山村野店的餐桌上,自然就不见猪肉和羊肉的踪影了。而一向为农业生产所仰仗的耕牛,是不能被宰杀的,但农业荒废,耕牛失去了用武之地,唯一的下场便是入屠肆、下汤锅!
只可叹,“有好牛肉切三五斤”的豪放筵席,已是草泽英雄“最后的晚餐”。人们读《水浒传》,往往只看到“官逼民反,乱自上作”,其实在更深的层次中,还写着“宁为太平犬,不做乱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