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期介绍了洛阳地下文物的命运,本期介绍石刻艺术的起源、发展及其历史作用。
二、洛阳石刻及《熹平石经》
从清末到民初,洛阳出土了大量文物,最有代表性的是不同时期的石刻及墓志。
石刻基本上是在冶金术出现以后才有的。最早的石刻见于摩崖石刻和各种造型石刻以及石鼓文。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载体,石刻以其独特的方式记录着当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信息,起到补正史实的作用。
中国大规模石刻始于东汉。公元173年,东汉灵帝在洛阳北邙下清宫立了一块石碑。相传下清宫是老子辞官后修炼的地方,在今天岳村北边的山坡上。西汉开始崇尚“黄老之道”,到东汉初期更是推崇。公元168年,东汉第11位皇帝刘宏即位,即为汉灵帝。5年后,汉灵帝下旨重修下清宫,并立碑纪念。这块碑至今还立在下清宫,碑文已经模糊不清。
东汉灵帝刘宏是个很荒淫的皇帝,但他开创了一项中国古代重要的文化工程——刊刻石经。汉灵帝熹平四年(175)年,东汉文学家、书法家蔡邕会同张训等建议订正六经文字,以免贻误后学。蔡邕等24位著名学者对当时流行的各种经学流派的经书文本进行校勘后,确立了经籍定本。最后灵帝下旨批准将7种经典《周易》《尚书》《鲁诗》《仪礼》《春秋》《公羊传》和《论语》等,选定为正本作为经书的标准版本,并刻于石碑上,以期千古不化。
经书文字由蔡邕用隶书八分体书写,陈兴等工匠依文镌刻,取名为《熹平石经》。据记载,这些经书的标准版本刻于46块高1丈、宽4尺的长方形石碑上,共20多万字,因仅用隶书一种书体刻成,所以又称“一体石经”。这项刻石工程共用了8年时间。
汉光和六年(183年),《熹平石经》刻成后,立于洛阳汉魏故城开阳门外的太学内讲堂前。
《熹平石经》集汉隶之大成,被奉为书法的典范。汉字字体由隶变楷的过渡,《熹平石经》起到了桥梁作用。令人遗憾的是,《熹平石经》立后不久,汉献帝初平元年(190年),董卓烧毁洛阳宫庙,太学荒废,《熹平石经》遭到破坏;从三国时起,《熹平石经》历经无数次浩劫,几乎毁失殆尽。至民国时期,在洛阳汉魏故城前的太学旧址时有残石出土。据统计,这些出土的残石上共有8275字。新中国建立后,又发掘和收集约600余字,总计8800多字。现在这些极为珍贵的残石分别收藏于西安碑林、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国国家图书馆等地方,有些已流散到国外。
在中国书法碑刻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书体是魏碑。魏碑的石刻作品主要是以碑刻、墓志、摩崖和造像题记四种形式存在的。公元493年,北魏孝文帝从平城迁都洛阳,此时佛教兴盛,建寺开窟造像之风日盛,书家和石工各显神通,创造出一种新书体——魏碑。魏碑是南北朝时期北朝的碑刻书法作品的统称,也称北碑。其特点是笔力劲峭秀挺,为后世书法的楷模。由于在北朝的各个王朝中以北魏的立国时间最长,后来人们就用魏碑来指代包括东魏、西魏、北齐和北周在内的整个北朝的碑刻书法作品。
(摘自《洛阳这百年》 紫城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