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颁奖现场 山水
摄 | |
1月13日上午9时50分,市双语实验学校洛浦校区5楼会议室内坐满了来自我市不同学校的老师、学生和家长,他们在静静地等待着,等待着激动人心的时刻到来……
优中选优 18篇作文获了奖
10点整,主持人宣布2012年度“市双语实验学校杯”作文大赛颁奖典礼开始。市中小学教研室副主任李仲冬宣布获奖学生及辅导老师名单。
本次作文大赛共有18篇获奖,其中小学生作文9篇,中学生作文9篇。作文大赛协办方——市双语实验学校为获奖学生和老师准备了奖品,学生奖品为购书卡,老师奖品是一本书。另外,市中小学教研室还为辅导老师颁发了荣誉证书。市双语实验学校校长宋广伟说,给学生发购书卡,是希望他们能多读书,读好书,提高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给老师发书是希望老师开阔视野,多了解学生,站在学生的角度辅导学生观察生活、体验生活,写出更多更好的作文。
《洛阳晚报》执行副总编段惠鼓励获奖学生:“你们是从几千篇作品中优选出来的,是优中之优。这次作文大赛历时一年,共收到5000多篇,报纸刊登了不足300篇。可谓过五关斩六将,很不容易,向这18名同学和18位老师表示最热烈的祝贺!”
搭平台多服务 《教育周刊》辟阵地
创建于2008年3月31日的《教育周刊》,在创刊词中明确写道:“《教育周刊》以服务中小学生为主,以服务义务教育、服务教学、服务教育工作者为宗旨,《教育周刊》愿意成为一个大平台,为施教者和受教者服务。”
听完《教育周刊》的简介,一名获奖学生家长说:“听说孩子作文获奖的消息后,我简直不敢相信。孩子以前不喜欢写作文,有一次,我感觉他的一篇作文写得不错,就悄悄地投到《教育周刊》,没想到作文很快见报了,这件事对孩子影响很大,孩子从此爱上了写作文,作文越写越好,经常给《教育周刊》投稿,没想到其中一篇居然还‘中’了奖。”
读经典写真话 期待佳作多涌现
洛阳写作协会会长、市作协主席、市文联原主席张文欣出席了颁奖典礼。他给中小学生提出了两点建议:
第一,有选择地进行阅读,多读经典名著。现在,对于中小学生来说,获取信息的途径非常多,内容非常广,但是这些信息良莠不齐,有些根本不适合中小学生阅读。建议中小学生要有选择地阅读一些经典名著,让自己多受文学熏陶,开阔视野。
第二,写真话,写实事。不少学生写作文时都是以“编”为主,写出的作文空话、套话太多,缺乏真实性和生命力。建议学生在写作文时要写真话,写实事。真话和实事从哪里来?从生活中来,中小学生要养成善于观察生活、体验生活、思考生活的习惯,平时多积累素材,在增强阅读能力的基础上,努力写一些有生命力、有活力的作文,让快乐写作伴随一生。
学生获奖感言
我是市双语实验学校四(2)班的狄宇豪。我的作文《小灰鼠的秘密》在《教育周刊》上发表并在“市双语实验学校杯”作文大赛中获得了二等奖。
这篇作文是爸爸带我到南京时的一次经历。回家以后,我把途中的新鲜事儿写了出来,又经过反复读、反复修改,把平时积累的好词好句加到文章中,使我的作文变得更加生动。随后,在老师的鼓励下,我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把这篇文章投到报社,没想到不但发表了而且获得了二等奖!
经过这次经历,我深刻体会到妈妈经常告诉我的一句话:“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只有付出汗水
,才能获得成功,付出和收获是成正比的。”在新的一年里,我要更加努力学习,向更高的目标迈进!
市双语实验学校四(2)班 狄宇豪
辅导老师获奖感言
我感觉现在学生文学创作的基础教育不够扎实,文学创作的氛围不够浓厚。究其原因,问题应该在体制上,尤其是应试教育体制的导向上。学生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考试,写作也是为了考试,这样就导致许多有文学创作潜质和天赋的孩子会在家长、老师的棒喝之下,在“不务正业”的声讨声中埋没了。创作和创新始终联系在一起,按照同一个模子去培养学生,是不会培养出创作人才的。另外,许多基层教育工作者过于浮躁,心静不下来,也就不能很好履行学生文学创作的引导者。同时,许多学生主动参与社会实践的机会就少,独立思考的空间也窄,既不能接创作的“地气’,又失去了创作的灵魂。我们的社会舆论一直在说:这是一个缺乏大师的时代,但是大师的培养有时候就是要不拘一格,而不是千篇一律的。许多大师都是偏才与怪才,而不是全才,我们应该尊重文化创作的多样性和特殊性,因人而异,因材施教。所以,我们不是缺乏大师,而是缺乏大师产生的土壤和氛围,作为基础教育工作者,我们虽然培养不出大师,但是我们能为大师的诞生创造氛围和提供营养。所以,文学创作,要从基础教育抓起,不能抹杀孩子们的潜质和天赋!
市八中 程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