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至1961年的三年间,粮食短缺和饥荒现象席卷全国,车间普通工人石应有,也过上了“肚子老提意见”的紧张生活。他冒险给党中央、毛主席写信反映农村的浮夸风,也毅然响应号召告别城市回乡就业。人生轨迹彻底改变了的他,竟在无意中找到了分别30余年的亲叔叔……
大胆进言
1960年11月底,石应有因关节炎复发而住进了一拖职工医院。几个月前,他刚刚在临汝疗养院治疗了一段时间。
病床上的他整日心事重重。除了自己的病状,他还担心工友的健康。1960年11月27日,他在日记里写道:“近些日子,一种带有传染性的病魔在全厂开始露头,浮肿病——据说患者已达六七百人……这种病应该说和营养有很大关系……”
其实从一年多前开始,他就察觉到了物资供应紧张。作为一个二十多岁的大小伙儿,他最直观的感受是吃不饱。除了在日记里发发牢骚,石应有也在不停地思考:我们的国家到底出了什么问题?
1960年12月5日,在去澡堂洗澡的路上,一个计划在石应有的脑海里形成了:给党中央、毛主席写封信,谈谈自己对粮食、工厂食堂、农村公社、基层的浮夸风等一系列问题的看法。“我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将这些问题反映给党中央、毛主席有必要!”他在当天的日记里写道。
1960年12月18日工厂放假。经过近半月的酝酿、起草,石应有将长信工整地抄了一遍,在信封上写上地址“北京中南海毛主席收”的字样,将信寄了出去。
“只要敢于把自己的想法说给党,党组织是一定会欢迎的,没有什么可以顾虑的。”写当日的日记时,石应有心里一片坦荡。
告别一拖
1961年冬至1962年夏,旱情一直在持续。石应有显得很焦虑。
城市物资供应紧张的局面丝毫没有改善。1961年年底刚完婚的石应有决定“为国家奉献一把自己”:他主动报名,要求将自己调离城市,回老家工作。
此事的背景是:1962年年初,河南省委下达文件,为缓解城市的粮食供应压力,压缩郑汴洛三市的城市人口,号召家在农村的干部、职工自愿报名,调回家乡,在地方安排工作。当时的洛阳第一拖拉机厂、矿山机械厂、轴承厂等均分配有指标。
消息一出,工人们议论纷纷。石应有第一时间做了决定:国家现在有困难,需要我们去体谅!他是车间里第一个报名响应的工人,为此还得到了一拖党委的表彰。
“今天正式和工作了8年的拖拉机厂告别了,下午3点在洛阳乘车归乡。”1962年7月29日,石应有日记里的寥寥一句话,给自己的工人生涯画上句号。
石应有的老家在现在的偃师市山化镇石家庄村,这个村在1967年之前还属于当时的巩县管辖。回乡后,石应有先被安排在了巩县税务局当税务征收员,后来又被调到了巩县百货公司。
说也奇怪,有一个来自孝义供销社的营业员,石应有初次见他,心里就产生了莫名的亲切感。这个营业员叫李继宗,年龄和石应有相仿。后来一问,李继宗竟然是石应有阔别了几十年的叔叔。
原来,在石应有还不到1岁时,石家老小就扒着火车去陕西逃荒了。逃荒途中,石应有的爷爷奶奶忍痛卖掉了最小的儿子。后来洛阳解放了,石家人从陕西又迁回了老家。
“下午和我叔(即李继宗)到康店我姑家去了。他们姐弟见面后说了话,流了泪。姑妈给我们二人做了两大碗蒜面条……”1969年11月25日的日记上,还印着两滴泪迹。
下章预告:
在供销社当领导,3次上调工资的机会,他都让给了一般职工;去一个厂当厂长,他上班第一件事就是给自己降工资。下一回,我们来聊聊不爱钱的石应有的“怪脾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