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时下出现了很多讲座:河洛文苑系列讲座、河洛论坛讲座、老子学会讲座、孔子学会国学漫谈……这些讲座让很多洛阳人受益匪浅。然而赞扬声中也有异议,说这不过是附庸风雅。
“附庸风雅”出自清代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四十二回:“喜欢便宜,暗中上当,附庸风雅,忙里偷闲。”附庸的意思是依傍,追随;风雅本指《诗经》中的《国风》《大雅》《小雅》,后泛指诗歌。附庸风雅现常用来指缺乏文化修养的人为装点门面结交文人,参加文化活动。
我倒觉得能附庸风雅也不错,总比自甘粗俗好。因为愿意附庸风雅的人是有自知之明的,他们知道自己缺乏文化修养,知道有文化修养的人是值得靠近和尊重的,参加文化活动让自己接近有文化修养的人,也算是沾点儿文化的气息,至少他们有“择其善者而从之”的意向。
有句话叫“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即使是为了装点门面而结交文人,那他在风雅环境熏陶下,不是也能“近朱者赤”吗?所以,从积极的意义上看,我们不能单纯地把这个词看作贬义词。如果一个人能长期处于文化熏陶中,我想他的粗俗会受到遏制,装一会儿文雅是装,如果长期装下去会是一个什么结果呢?
毛泽东说: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同理,一个人附庸风雅一天很容易,难的是一辈子都附庸风雅。一辈子下来,估计“附庸”就不存在了,剩下的就只有“风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