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背景】 在去年的“百姓问政”活动中,市作风办收集整理了400个问题,并要求在2012年年底前整改完毕。但市纪委、市作风办暗访组暗访发现,目前还有8个问题未整改或整改不到位。(见本报昨日A03版报道)
去年我市的“百姓问政”活动一经推出,便引起了广泛关注:百姓就关乎切身利益的事“发问”,逼问得现存问题无处遁形,也逼问出一些解决办法。
年中承诺,年底验收。当多个责任部门一把手再次走进直播间时,交出的答卷并非都令人满意。
当初承诺时有计划、有办法、有时限,现在为何没有众人期望的结果?
对此,有的责任单位表示,不是自己不努力,而是协作者配合不力;有的表示,不是自己忘记了,而是被各种客观条件束缚了手脚。
问题是,这些百姓“问”出来的问题实实在在,咋办?
推出问政活动,了解百姓诉求,让这些本该有发声渠道的声音被倾听,洛阳的做法给力、让人振奋!活动的初衷当然不是让官员难堪,而是搭了一个有效的平台,让责任单位发现工作的不足,寻求解决之道并尽快落实。
落实不力,难免让问政的成效打折,也难以让参加评议的百姓亮出“笑脸”。
其实,无论生活还是工作,让人挠头的麻烦总是在,让人苦闷的困境总会有。是苦思对策奋力做,还是愁眉苦脸只好拖?不论是个人还是单位,选择的关键在于动力,也在于压力。
这个动力、压力,就在于问责有没有及时跟上,板子打没打在责任单位、责任人身上。笔者以为,我们可以让问政成效与政绩考评挂的这个“钩”更有力,让承诺者不能不践诺,让“问政”带来“问责”。
站上台的人从内心深处感觉“压力山大”了,“说说而已”的话也就越来越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