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南男排队员在比赛中扣球 首席记者 高山岳 摄 |
|
自1997年成立以来,作为中国排球联赛的主管部门,排管中心一直以来饱受批评,尤其是近年来排球联赛市场化进展缓慢,同足球和篮球相比市场与关注度日益萎缩,而备受关注的中国女排在国际大赛中的成绩也是起起落落,更是让排管中心成为炮轰的靶子。对此,排管中心主任徐利表示,中国排球并没有看上去那么美,在具体操作中,排管中心以及排球联赛的处境与步伐可谓举步维艰。
【现状一】 暂时摆脱“裸奔”命运
从排管中心成立就担任中心主任至今,徐利已经在排球圈里奋斗了16年。他说:“排球联赛进行了这么多年,我们面临的不是发展的问题,而是生存的问题。”
徐利说:“当然我们也积极地面对职业化,而且进行了一些尝试。可以说我们是摸着石头过河,但职业化不是说做就能做的。我们要弄清三个概念。第一,是不是所有的项目都适合职业化?第二,职业化是不是适合所有的国家?第三,是不是只有职业化这种模式才能发展,其他模式都不适合呢?”
事实上,排管中心刚刚成立就迎来了一个最大的问题:1997-1998排球联赛的第二个赛季即将开始时,联赛的冠名赞助商仍然未能落实。最终,排管中心不得不动用自己的资金来维持联赛的运行,这个赛季最终亏损达800万元,几乎掏空了排管中心的家底。虽然此后维达纸业、步步高、361°等品牌的进入,排球联赛暂时摆脱了“裸奔”的命运,但是始终无法摆脱专业体制下的种种束缚。
资深排球记者、中国排球网主编杨玛琍回忆说,十几年间,中国排球联赛参赛队伍从8个队到10个队再到12个队、16个队,然后又回到12个队,都是根据市场需要进行调整的。由于当时一提甲B联赛,很多赞助商就不投钱了,所以就想着把甲A扩军。结果后来由于队伍多,强弱差距变大,影响了对抗性,没有了悬念,又反过来影响了市场。然后开始减少球队,从名字上想办法,分成了甲A的A组和B组,种种变化都是为了迎合市场。
【现状二】 推向市场,球队必死?
徐利表示,排管中心根据现状提出的观点是“依靠市长,面向市场”。在现行的体制下,不可能跨越此前40年的专业化体制,一大步迈到职业化,在这个过程中需要调节所有的关系。比如排管中心一直都允许和鼓励转会,但是最终由于其间各种关系无法打破,转会的文件成为一纸空文。虽然联赛中有广东恒大、北京汽车、天津渤海银行这样的大手笔投入,但同时这个赛季也有辽宁男排、四川男排等球队没有任何赞助商的情况。他说:“那我们搞职业化的这些球队怎么办?把他们推向市场,从此政府、体育局就不管了?那不就死了吗?一旦这个项目没了,就不可能再恢复了。广东多明显,砍掉之后根本恢复不了。一个队要维持联赛大约要150万元,如果没有了‘市长’,这150万元都没有了。”
【探因】 重国家队,轻联赛
首都体育学院院长、中国排协副主席钟秉枢认为,排球联赛的改革起步阶段不错,从赛会制转向主客场制,吸纳社会赞助,增加比赛场次,这样逐步将排球融入市场,从封闭走到开放的做法是比较符合项目的特点和国情的。
河南天冠男排主帅谢国臣说:“我从1996年开始参加联赛,各赛区都很热闹。我在四川队打球,观众场场爆满。”
随后几年,排球联赛得到了步步高品牌七年的冠名赞助,培养了如冯坤、杨昊、王一梅等一批优秀运动员,国家队的成绩也水涨船高。然而,随着中国女排重登巅峰,重国家队轻联赛的现象蔓延,联赛的市场化、职业化进程越来越缓慢,在建立完善的俱乐部体制、加大市场开发和商业推广力度方面,排球联赛几无寸进。2003-2004赛季,为了确保中国男排和女排参加世界杯等国际赛事,联赛一度出现了女排第一阶段比赛完全没有国家队球员参加,男排联赛甚至中间有长达两个月停赛期的怪现象。北京成功申办2008年奥运会的大好消息,却进一步让排球联赛陷入了勉强维持的境地。
钟秉枢说,当时各个项目都要为奥运会、为国家队让路,与搞好联赛形成了突出矛盾,包括足球在内的联赛都有这个问题。随之而来的恶果是排球联赛的关注度不断下降,观众人数越来越少。很多球队不得不将自己的主场转移到大学校园或者二、三线城市,北京男女排甚至背井离乡,搬到了秦皇岛、兰州、贵州等城市。
16年过去,中国的排球联赛似乎是绕了一个大圈子,又回到了起点。
【献计】 不必职业化但要社会化
钟秉枢表示,同足球和篮球相比,受众不多、难以打造明星的排球项目在职业化的进程中有先天的不足,但并不是没有自身的优势,而且一步迈向职业化也并不是排球目前唯一可以改变的事情。
钟秉枢提出了社会化排球的方向,他说:“社会化不一定是职业化,美国排球没有职业联赛,一样有那么多高水平的球员,因为他们有强大的社会基础。我们的媒体一直盯着NBA,事实上NCAA每年冠军决赛更加火爆,我们总忽略了人家的基础。需知职业体育也是建立在群众体育的基础之上的,没有群众基础空谈职业化,也是空中楼阁。”
“社会办体育不一定必须是职业体育,社会办体育有两个分支,一个是企业,一个是高校。企业里又分企业控制的,走向职业化,像恒大;也有一种政府体育局体工队加上企业投入,双方合作的,像北京汽车排球俱乐部。目前看来,在中国成立职业联盟现在还不到时候,还是要靠管理中心搭建竞赛平台。”
对于这样退而求其次的改革方案,关键之道体育咨询有限公司创始人张庆也表示赞同。但张庆认为,排球在中国是有向着职业化或者市场化方向迈进的机会的。他说:“排球在中国是有机会的,首先排球在中国有历史地位,能够与足球和篮球合称三大球,这在其他国家是没有的。中国人也喜爱排球,也有一定的普及度。排球有这样的历史地位,如果扔掉可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