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彦堂的女儿在给他整理衣装 |
核心提示
走在老城的街巷,看到街边的幌子在风中飘舞,看几个骑自行车的老人悠然而过,您会感觉老城的早晨是如此恬静。老城的胡同很多,两旁的房屋,不少已经破旧,但一个个感人的幸福瞬间,在这里悄无声息地演绎。
1 80岁老人义务扫街40多年
|
殷如意已义务扫街40多年 |
正月初二,上午9点,天上飘着星星点点的雪粒,刺骨的寒风刮得行人不由自主地缩脖子、搓手。
此时的室外温度,已经降到了﹣3℃。
老城区顺城东街,路边一位老大爷正拿着小笤帚和垃圾斗,弯着腰,缓慢地扫着地,满地的红色鞭炮碎屑,渐渐被他清扫干净。他身后的一段街道,一片清爽。
记者走上前与老人攀谈起来。这位老大爷叫殷如意,今年80岁。他说,他已经义务打扫这条街40多年了。殷如意1955年在北京西直门的地质部(现为国土资源部)工作,参与了中国地质普查,当时负责测绘工作,1961年返回洛阳。
“有人喜欢打牌,有人喜欢跳舞,俺没啥爱好,就喜欢扫地。”殷如意老人笑着说,“在这条路还没修的时候,我就开始扫了,扫了40多年了。如果说过去我是通过扫地来‘改造思想’,现在则是感恩好时代。”殷如意说。
殷如意把最后满满一簸箕垃圾倒进垃圾桶,长舒一口气,缓缓地说:“现在的人,不懂得感恩,天天就爱抱怨,这个看不惯,那个不老好。要我说呀,现在的时代,才是最好的时代,你看看历史上有哪个朝代,能免了农民的税?就算是贞观盛唐,也不如今天。”
殷如意老人的家门前,贴着一副他自己写的对联:盛世农民不纳粮,勤劳低保成小康,横批“心系百姓”。
社区工作人员介绍说,殷如意家里的经济条件并不好,是低保户。
老人腋下夹着笤帚,手里拿着小簸箕,弯着腰,沿着狭长的过道,缓缓走向自己的老屋。伫立在风雪交加的顺城东街街头,我们的心中却不由得生出一分敬意,身上也仿佛多出几丝暖意……
2 排鼓世家,四世同堂喜拍全家福
沿着顺城东街继续走,记者来到了85岁的刘彦堂家中。他家人来人往,笑语声声,喜庆的气氛扑面而来。
刘彦堂的女儿说,刘彦堂是洛阳排鼓队的奠基人。洛阳排鼓自明朝形成至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在漫长的过程中,排鼓伴随社会民俗活动产生发展,逐渐形成了对社会形式和民间习俗的依存,因此表演中所用道具如排鼓、铜器、火铳等都极富民族传统特色。
刘彦堂有一儿六女,大女儿今年已67岁,小女儿也已49岁。平时,老城的家里,除了他自己,只有儿子刘建德一家人。
正月初二,是出嫁的闺女回门的大日子,也是一家人一年中难得的大团圆,不但六个女儿全部回来看望老人,女婿、外孙女、外孙子全来了,四世同堂,分外温馨。女婿们陪着老人说话,女人们则忙着准备中午聚餐的菜。热气腾腾的盘盘碟碟,满脸笑意的亲人,喜庆的年味,浓浓的亲情,让这个小小的院落十分温馨。
听说《洛阳晚报》记者要给他们拍全家福,一家人顿时热闹起来。大女儿、三女儿一边一个,把刘彦堂老人搀出堂屋,排行老四的刘建德则搬出一把椅子让老人坐下。拍照前,其中五个女儿围住刘彦堂老人,个个手忙脚乱,一个女儿帮老人整理头发,三个女儿抢着帮老人整理衣服。此情此景,让坐在中间的刘彦堂脸上乐开了花,也让我们这些旁观者羡慕不已。
拍照时,记者突然发现,刘彦堂家堂屋门口的对联上联是“国泰民丰六十载”,
下联是“安居乐业九龙苑”,横批“金玉满堂”。这副对联和热热闹闹的全家福拍照现场相呼应,更衬出几分喜庆、团圆的味道。
|
张正谟全家福 |
3 过年规矩,每样都不含糊
离开顺城东街时,雪花还在飘,记者拿笔的手已冻得有些僵直。
老城的胡同很多,曲曲折折如同迷魂阵,方向感不好的人来这里转两圈就分不清东西南北了。
在社区工作人员的指引下,我们七拐八拐,这才来到位于鼎新街5号的一户人家。走进院内,里面有好几条窄长、幽深的过道,我们不知该走哪条,只有打电话,请对方出来接我们。
张正谟老人的儿孙们,正坐在略显狭窄的堂屋内打着麻将。我们走进屋门,大儿子张国刚扭过头,给我们打招呼:“稍等一会儿啊,这把马上打完了!”
麻将桌支起来后,一家人坐了下来,狭窄的堂屋,却进不去几个人,后面的人连站的位置都显挤,就更别提坐了。
客厅一侧的桌子上,还摆放有先人的遗像,上面摆着几盘鸡鸭鱼肉。
老门老户的老城人,过年规矩多、礼数全,哪一样都不能含糊。“正月初一早上五点半,全家人都起床了,把灶王爷画像请到墙上,摆上肉丸、肉片、方肉、鱼、鸡五样贡品,磕头祭拜;之后祭拜祖先;儿辈、孙辈,必须来到老人屋里磕头拜年后,才能吃饺子……”老大张宗健认真地说,怀旧之情,溢于言表。
张正谟的孙女张颖新,穿着红色防寒衣,皮肤白皙,她目前在河南财政金融学院上大二。“老城的院子里,晚上都很黑,我小时候放学时,心里总有点害怕。”张颖新说。
“现在的孩子都喜欢时尚。如果让你毕业后,回到洛阳现在的老城,你愿意吗?”记者问道。
在父辈、祖父辈老人面前,张颖新言语支吾,似乎自己也没有想好,眼神中,却充满对未来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