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本报刊发《1元车费引发的无奈、温情与思考……》一文(详见2月26日A12版)后,多名读者拨打本报热线66778866发表看法。有人认为无规矩不成方圆;有人则认为公交车司机有点不通人情,处理问题是不是可以更具温情?
观点:无规矩不成方圆
高女士说,她坐公交车时经常会遇到司机温和处理不投币事件。有一次,一名女乘客乘车时只投了1毛钱的硬币。司机发现后,忙提醒该乘客少投了。该乘客表示抱歉后,发现自己没带够零钱,便向司机说明了情况,于是司机摆摆手,就让她坐下了。
“类似的事儿我遇到很多次。”高女士说,乘客经常不投币确实有些过分,司机应该进行提醒。
涧西区的张女士、市民谢先生等人也认为,司机的做法是对的。作为乘客,应该守规矩。如果真的遇到难事儿了,可以主动与司机讲明情况,化解不快。
观点:可以更具温情
市民吴先生、黄先生等人说,他们觉得文中的乘客可能是身体有残疾或者有其他原因,司机应该问清楚,如果老人确实有难,就该为老人开绿灯。
涧西区的赵女士说,她有时刚上公交车,想先找位置坐下后再刷老年卡,结果司机坚持要她先刷卡再往里走,还要验老年证的真伪,这让她心里不太舒服。
赵女士说,她在外地坐公交车时,没带老年优待卡,公交车司机就直接为她免票了。
来自新乡的一名读者说,几天前他在洛阳乘坐公交车时,有一位老人拿错了老年证,司机就没让老人上车,他认为遇到特殊情况,司机应该通融一下。
学者:
坚持原则没错,互助也应倡导
对社会问题有所研究的洛阳师范学院商学院教授刘玉来说,公交车司机坚持原则的做法无可非议,这是他的职业要求。作为公众,需要遵守社会规范。上车投币,已成了我们需要遵守的一项秩序。
发生文中类似事件时,社会公众也可尝试援助。在该事件中,民警作为执法者,同时也作为公众,垫付了1元钱,精神值得倡导。其实除了民警,其他社会公众也可以用互助的形式,来实现援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