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年前的今天,毛泽东同志挥笔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轰轰烈烈的学雷锋运动,曾照亮无数中国人的心灵;30年前,国务院追授洛阳人赵春娥“全国劳动模范”称号,号召全国人民向她学习。“远学雷锋,近学赵春娥”,这句响亮的口号,曾令多少洛阳人为之热血沸腾,多少“春娥家乡人”倍感自豪!
转眼间,我们走进了新时代。思维多元,观点争锋,在当代中国司空见惯,雷锋、赵春娥等昔日的偶像也成为如今大家争议的对象:有人说,现在是“偶像”的“黄昏”;也有人说,雷锋、赵春娥,仍应是陪伴年轻人成长的“心灵鸡汤”……
但在我们看来,时光如梭,它能让黑发变白发、大海成桑田,但它带不走真正的正能量。
因为不论哪个时代,总有一些人物,时时温暖我们的内心,不断激励我们成长;总有一种精神,持续弘扬社会正气,恒久地引导社会主流。
新春伊始,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此时此刻,您是否还会忆起雷锋的“旧袜子”和“螺丝钉”,是否想到赵春娥曾用手指在石缝中一点一点抠出来的150吨煤?
为传承和弘扬雷锋精神,本期“非常晚报眼”,我们推出“永远的偶像”专题,希望以现代人的视角,从普世价值的角度,重新审视雷锋、回望赵春娥,陪您追寻一段铿锵激越的青春记忆,再次感受那种温暖内心、催人上进的力量。我们坚信,即使到了今天,雷锋、赵春娥仍不但可敬、可学,而且可信、可亲、可爱。
雷锋、赵春娥,永远的偶像!永远的正能量!
雷锋(1940—1962)
是中国家喻户晓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楷模,共产主义战士。作为一名普通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他一生中助人无数。一部《雷锋日记》令无数读者为之动容。毛泽东于1963年3月5日亲笔为他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并把每年的3月5日定为“学雷锋纪念日”,“雷锋精神”成了一代又一代人的精神食粮。
赵春娥(1935—1982)
偃师人,全国劳动模范。她在洛阳老集煤场工作期间惜煤如金,几十年如一日在车站看守煤堆,每天猫着腰用手将漏在石缝里的煤抠出来,十个手指经常磨得鲜血淋漓,但她没有放弃,硬是拾回150吨煤。她助人为乐,是出了名的活雷锋,在患癌症期间,仍坚持为五保户、军烈属送煤、送粮、打扫卫生,被誉为“党的好女儿”。1982年,赵春娥因病去世,次年被国务院追认为全国劳动模范。